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那张纸条至今还在,被雨水泡得发皱,字迹模糊,却始终没人去撕。
与此同时,《第九十九回补遗》被彻底封印在禁书区最底层,外面加了三重反智结界与一道“情感悖论锁”
??唯有亲身体验过谎言之痛的人,才能打开它。
赫敏说,这才是真正的防御机制:知识本身不能危险,危险的是使用它的心态。
几个月过去,世界仍在缓慢转变。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静默广场”
??公共空间中设立无网络区域,人们在那里面对面交谈,允许停顿、口吃、流泪、改口。
东京有间书店专门售卖“未完成的日记”
,内容全是空白页,只附一句提示:“你可以写错,可以涂鸦,可以撕掉重来。”
巴黎一所魔法学校甚至废除了“标准发音考试”
,改为“情感真实性评估”
。
而在霍格沃茨,我们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将大礼堂的一面墙拆了,换成透明水晶,上面实时显示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的“第一次说出”
。
比如:
-冰岛渔村,老人对孙子说:“爷爷其实怕黑。”
-尼日利亚课堂,女孩举手问:“如果我不爱我的父亲,我还是好人吗?”
-纽约地铁站,上班族对着陌生人低语:“我讨厌我的工作,但我装得很开心。”
每句话出现时,都会引发一阵轻微的魔力波动,像是世界的皮肤在微微发痒。
孩子们围着水晶墙读这些话,有时笑,有时哭,更多时候只是安静地看着,仿佛在确认: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心里藏着不同声音的人。
昨天夜里,我又梦见了阿蒙。
它不在湖边,而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枝叶参天,根系贯穿大陆板块。
它的树冠托起一颗颗发光的记忆球,像星辰般缓缓旋转。
我走近它,听见风吹过叶隙的声音,拼成一句话:
>“不必再替我悲伤。
>我活在每一个拒绝伪装的呼吸里。”
醒来时,窗外飘着细雪。
我打开怀表,发现指针正逆时针转动一圈,随后弹出一张微型卷轴,上面写着:
>“检测到新型语言突变体:
>使用者在表达时主动保留矛盾、不确定性与未完成状态。
>共振指数:98.7%
>判断:人性正在复苏。”
我把这张纸夹进了《第九十九回》的最后一页。
今天早晨,一年级新生们迎来第一堂“真实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