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
听完四宝这半年多来的走访,玉城便不说话了,一边喝茶,一边脑子里飞速地旋转。
四宝也只好默默地陪着,张罗着加水倒茶。
正发着呆,俊臣回来了,跟玉城行了个礼,说道:“崔先生从翰林院告了假回到家了,崔老夫人要亲自下厨做几个家乡菜宴请少爷,我先出去买些肉菜,少爷可看着时间回去!”
正好,昨晚时间过于仓促,玉城也想细问问崔琰这大半年的事情,便速速带着四宝回来了。
崔母要做的,就是崔琰老家兴安州的代表饮食,光是一道蒸盆子便要将腊猪蹄、肉丸、蛋饺、干豇豆、莲藕、萝卜等分别加工,再分层摆放在一个锅里,用炭火煨足大半日。
眼见得京城能买到的陕南乡间食材有限,无奈也只得另寻替代品。
还有一道兴安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米浆蒸饼,是将那大米浸泡磨浆,摊薄于竹屉蒸熟,再切条拌油茱萸酱、蒜汁、陈醋,热热软软、酸酸辣辣,最解游子思乡之情。
菜色不多,也不金贵,但就是格外需要耗费时间。
崔母在厨房忙活着,丫鬟和俊臣一起打下手,玉城则和崔琰在房内详谈。
崔琰现在是一看到玉城,就两眼冒火、热血上涌,火还没有出尽,恨不能将玉城按在床上猛肏一顿、捅烂为止!
但毕竟大白天的,还有正事要谈。
崔琰深深认同玉城一直以来给他灌输的“时运”
二字,也确认自己是真的时运到了!
无论是会试还是殿试,虽偶有小风波、小插曲,但皆不影响大局。
礼部尚书沉大人的慧眼识珠,也使得崔琰喜上加喜,而且据说,这家的沉小姐也是个知书达理、姿容秀丽,精通琴棋书画的大家闺秀。
只是翰林院编修这个职,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虽说是所谓内阁辅臣的摇篮、帝国核心权力圈的起点,但宦海沉浮,即便是名垂千古的前朝首辅张居证,又何曾不是几度大起大落、进进退退二十余载?一朝功成名就之后又落得个死后清算抄家的悲剧收场,可见这仕途官场也不是好混的!
虽说崔琰也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就眼前的这个清贫闲职也是诸多掣肘,让人心烦——为了保持清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经商、不能酒色,人生的乐趣又是怎样?
玉城能理解也能体谅崔琰现在的处境,而且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岳家的关系,牢牢靠住沉大人这棵大树,在官场上先立住脚跟再说!
而自己的生意,眼下也都只能处于观望状态。
对于四宝所讲述的京城内的男风堂的现状,崔琰也都知悉,并且说到了一个关键点——如何能安全无忧地开张营业?
那就必得东厂的门路才行!
一般负责日常巡查的,都是东厂的番子们。
他们定期不定期地暗访灯市口、西四牌楼等男风馆聚集区,重点盯防官员和胡商这两类人,避免权色交易、里通外国、传递情报之类的。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东厂可以直接抓人,再移交给锦衣卫“伺候”
犯人,那手段就只能说是生不如死了。
。
。
可一般来说,东厂总是抓小放大——
抓的只是卖淫的小官、小唱、男妓,或者身份平平的客人
放的是馆子背后的东家,以及位高权重的大金主
而说白了,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权色交易!
要么孝敬钱——每月向东厂市舶司上交二十到五十两银子,换取“免查牌”
要么孝敬人——馆主定期挑选俊美小唱送入东厂“伺候”
档头
要么孝敬情报——收集官员在男风馆里的秘闻轶事,上报东厂来换取庇护
东厂!
说来说去都是东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