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首先吸引娴玉注意力的,是高士奇的瓜。
高士奇在这几个人里,官位不是最高的,不过只是个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不说跟大学士张玉书相比了,甚至连左都御史陈廷敬都比不上。
因为他只不过是詹事府詹事、礼部尚书张英的手下,官位是最低的,但是他的名气却是最高的。
这主要是因为,康师傅实在是太喜欢他了。
就,康师傅对这位高士奇高大人有那么一种额外惺惺相惜的感觉——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就是那种会被怀疑成断袖的程度的知己之交……
这真的是很亲密的关系了。
反正,根据系统零零三从正史里头找到的资讯来看,这位高大人的仕途人生从一开始就像是开了挂一样。
他出生在余姚,入籍在杭州,补得是杭州府的学生员,然后十九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北上游学,结果他父亲不幸亡故,只能卖文为生。
在精彩一共卖了五年的春联之后,高士奇终于转了运,因缘际会入了太学,这才第一次遇到康师傅。
这个时候,已经是康熙八年了。
高士奇的年纪刚好比康师傅大了九岁,所以,两个人相遇的这一年,康师傅十五周岁,他二十四周岁。
那个时候两个人都很年轻,特别是康师傅,正是青少年最容易对年长的、有才华的同性大哥哥充满崇拜之情的时候。
反正康师傅当时一看这个高士奇的理学文章就非常喜欢,喜欢到了当场拜师的程度、甚至亲自赐给了他会试的资格——不是,这都可以的吗?
这让那些从童生、秀才、举人一路拼杀的其他读书人情何以堪?
您就凭着入了太学写了篇文章被万岁爷赏识了就可以这样?
乡试就不用考了,直接会试了?
这还不算,因为高士奇考了两次会试都是第一,就被记名了翰林院供奉,从此就直接开始了为官之路了。
别的人咱们不说,反正那些老老实实地考科举的读书人们看了高大人的这个晋升之路,肯定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冤种了。
从此之后,这位高大人就开始了漫长的、陪康师傅读书的岁月。
因为陪得太好了,康师傅对他非常满意,两年后就让他进了国子监,六年后又封了他做詹事府录事,又过了两年,就被授了中书舍人——这听起来有点儿像是薛家老祖宗的路子呢……
不过当然,这位高大人比薛家的老祖宗还是差了点儿火候,因为这一份儿富贵和恩宠,并没有传到下一代,在高大人这一辈儿就消耗殆尽了。
主要还是因为这位高大人,脾气有些过于任性,没事儿就要跟康师傅“直谏”
,多少有些恃宠而骄了。
是人都有脾气,康师傅原本就是一国之主,这脾气当然也不会太好。
于是争吵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所以,在成为翰林院院士之后很长的时间高士奇都没有再晋升,后来虽然升了礼部侍郎,但是一辈子也就止步于此了。
这在不是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里,算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了。
但是康师傅也明确表示到此为止了,也就是子孙后代都不要再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