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时值初夏,长安城沐浴在暖煦的阳光中。
距离那场化解了秘方风波的夏衣秀已过去半月有余。
官验新政的推行虽仍有细波微澜,但大的阻碍已然消弭。
以锦绣坊吴坊主为首的一批商户,在见识了赵牧那底线之上,各有千秋的思路后,开始潜心钻研如何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做出更具特色的产品。
西市竟因此焕发出别样的活力。
东宫之中,太子李承乾接到市署呈报,见局面稳定,心下对赵牧更是叹服。
他只觉这位隐于市井的先生,每每总能于看似无解处,另辟蹊径。
然而,长安这座帝国的都城,从来就不缺新的风云。
这一日,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抵达,悄然改变了京城的文化风向。
前礼部侍郎,江南文坛泰斗柳文渊,致仕多年后,应几位故交门生之邀,重返长安。
柳文渊年近花甲,须发灰白,但精神矍铄,举止间自带一股清贵之气。
他不仅学问渊博,曾主持过科考,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上下,更与江南丝商,盐商等豪富之家关系匪浅,其影响力远不止于文坛。
柳文渊甫一抵京,便在高官云集的崇仁坊置下宅邸,随即广发请柬,举办文会。
一时间,江南籍的官员,士子,乃至仰慕其文名的各方人物,趋之若鹜。
文会上,诗词唱和,品评古今,柳文渊言语间看似超然物外,却总能于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北方文风质朴少文的微憾,以及对当今科举偏重实学可能导致文脉凋零的隐忧。
其门下最得意的年轻才子顾青衫,年方二十,俊雅非凡,一手诗词清丽婉约。
尤其一首即兴所作的《长安春尽》:“曲江柳色渐成荫,春尽长安客思深。
落花犹似离人泪,一夜东风满上林。”
更是被争相传抄,迅速风靡各大酒楼茶肆,连平康坊的许多姑娘都开始传唱。
顾青衫声名鹊起,被捧为江南才子的代表,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这股突如其来的“江南文风”
,不可避免地刮到了天上人间。
这日午后,赵牧正斜倚在天上人间三楼专属于他的听雪阁”
内,窗外是熙攘的平康坊街景,阁内却清凉静谧。
他并非在独自饮酒或摆弄棋局,而是在听一支新组建的小乐班排练。
乐班中除了传统的琵琶,古筝,还加入了新得来的西域筚篥和羯鼓,尝试演奏一首经过改编,节奏更为明快的《破阵乐》。
激越与苍凉交织的乐声回荡在室内,赵牧手指随着节奏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微眯,似在品味这中西合璧的韵味。
大管事老钱轻手轻脚地进来,待到一曲终了,才凑近低声禀报:“东家,近两日,楼里有些客人议论,说咱们这儿……少了些文墨清气。”
“哦?”
赵牧睁开眼,脸上并无愠色,反而带着几分好奇,“怎么个说法?”
老钱斟酌着词句:“就是说……江南来的柳文渊柳公,还有他那位顾才子,如今风头正盛。
他们的文会,谈的都是诗词歌赋,阳春白雪。
有些客人觉得,咱们这儿虽奢华舒适,姑娘们也色艺双绝,但终究……终究是少了点那种清雅的文人气息。
甚至有人拿云袖姑娘的曲子和江南那些清倌人的琴箫比较……”
赵牧闻言,不禁失笑,拿起桌上一个刚烧制好的琉璃杯,对着光线看了看其中琥珀色的酒液:“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们玩他们的阳春白雪,我们挣我们的钱,本就是两条道上的车,有什么可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