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第四十四章 我申请立刻转载(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1979年7月17日,合肥长江路的梧桐叶被晒得打卷。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叶清拎着帆布包走出省文联大楼时,额角的汗珠已经浸湿了衬衫领口。

他此次出差本是为参加“安徽省思想解放与文艺创新座谈会”

,调研基层文学动态,却没料到连日来耳边最常响起的名字,竟是一个叫“许成军”

的凤阳知青。

从招待所到会场的路上,

卖冰棒的老汉念叨着“那首《向光而行》写得人心头发烫”

书店里穿校服的学生围着报架争相传阅,

连座谈会上的地方文联干部都在休息时议论:“这青年的信把知青的挣扎写透了。”

叶清心里犯嘀咕,什么样的文字能让合肥城的热辣空气里都飘着讨论的声浪?

路过明教寺菜市场时,他见报贩的铁皮箱前挤满了人,伸手抽了最后一份《安徽青年报》。

头版“青年观察”

专栏的标题跳进眼里——《向光而行》的诗行像一串星火,从“风把第一缕香递过来时”

到“世上的鲜花会相继盛开”

,字里行间没有嘶吼,却让“思想解放”

四个字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

翻到那封《致青年朋友》的信,读到“冻裂的手能写出春天”

“仓库里的陈粮也能发芽”

,叶清的指尖在“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那行顿住了——

这哪里是知青的随笔,分明是一代青年在改革浪潮里的精神画像!

“好一个许成军!”

他站在路边的梧桐树下,反复摩挲着报纸边缘,喉结动了动。

这诗里有顾城的纯粹,却比朦胧诗多了泥土气;

这信里有伤痕文学的痛感,却跳出了控诉的窠臼,用“试错”

“扎根”

这样的词,把迷茫拧成了向上的劲。

在思想解放亟待破局的当下,这样的文字既是文学的突破,更是对青年精神的唤醒。

恰是《光明日报》该传递的声音!

叶清快步走到街角的公用电话亭,攥着话筒的手心沁出细汗。

拨通报社总机转接文艺部主任时,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主任,我在合肥发现一篇重磅作品!

凤阳知青许成军的诗和信,把个体命运和时代变革拧成了一股绳,既有文学性,更有思想锋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高武:神话最强传说末世死亡古武帝之至尊超凡大卫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一剑独尊真武狂龙邪医妖妃名动天下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圣墟重生七十年代:勒少,强势宠绝世武神飞剑问道夜夜生香不朽圣尊荒火战争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洪荒二郎传人类枷锁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造化之王电影世界的雇佣兵有妖气客栈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老祖出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