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作为一个算账达人,宋嘉书更是早于耿氏之前,就发现了宫里开销甚大的情况。
说句大不敬的,这还是太后娘娘及时薨逝了呢,否则每年给太后娘娘奉上的寿礼,就是个最大的开销处。
从雍亲王府到宫里,她们日常生活成本翻了三倍,月例银子却没涨三倍。
毕竟大清的妃嫔份例里吃穿用度不少,现银子却不多,哪怕做到了妃位,一年也只有银六百两。
且从前在雍亲王府,福晋还会给补贴一二,年底就二三百两的银子发下去,日常过得就很是滋润。
如今入了宫,皇后也不会发年终奖了,她们逢年过节还要给自己一宫的人都发点过节费。
且如今的一宫宫人数目庞大,可不是从前凝心院里拢共五六个人的时候了。
耿氏十分心疼:“这样出的多,进的少,真是没法过了。”
宋嘉书表示:我景仁宫的宫人更多,有时候都想把妃位当掉,别要这么多人。
这给耿氏愁的:“咱们还有大头呢,过两年弘历弘昼娶亲,难道不要给他们准备些银子?内务府那起子势利眼,银子不到位,他们有的是法子给你找不痛快,光打赏就要准备许多。”
宋嘉书也没想到什么好法子:进了深宫,当真是开源开不了,节流也节不了。
谁知两人担忧了没多久,发现儿子居然开始能倒过来补贴她们了:两个孩子有了差事,便有了收入。
因抄家的事情,雍正爷有点不放心别的大臣,而怡亲王又分身乏术,皇上就把弘历弘昼放出去了:去吧,爹养你们这么大,该去替亲爹抄家了。
其实皇上原本也派了弘时差事的,只是弘时没有即刻恭谨领命出发去抄家不说,还反过来劝谏皇上饶恕十二爷和十六爷(另外一位没有及时还钱被皇上削了的弟弟),言辞恳切给他的两个叔叔求情。
皇上冷笑一声,就让弘时不必操心朝事,依旧回去读书罢了。
这才只让弘历弘昼去跟着怡亲王分忧(抄家)。
出乎皇上和众人意料的是,这抄家这件事上,弘昼做的比弘历还要好。
弘昼天然有一种软硬不吃的霸道气质,好的时候笑嘻嘻,而翻脸的时候谁都别想跟他混人情,连混迹官场多年的官油子们都觉得五阿哥太难打交道了。
怡亲王不免感叹,真是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五阿哥倒是很适合去刑部或者大理寺去干干工作。
于是皇上就让弘昼专管抄家。
弘历则被皇上指了去户部学着办差去了。
这个办差,就是各种差事都要做,都要经手。
皇上自己是实干出来的,所以才能在登基后,不被人的花言巧语和假账所糊弄,揪出了各种不对劲的账目,坚决的把属于自己的银子都划拉回来。
所以皇上要求自己儿子们也能如此,不要以后被人糊弄的,以为一两银子一个鸡蛋。
所以弘历被扔进户部,不是去做甩手掌柜的,而是从底层小主事的活计开始做起,一点点学着看账目。
于是这些日子,弘历忙的连来景仁宫请安的次数都减少了。
倒是弘昼常红光满面的来请安,比起被关在上书房内读书的时候兴致昂扬多了。
还跟宋嘉书道:“钮祜禄额娘,我觉得我找到了我一生的事业。”
然后还拍着胸脯表示:“您别担心,虽然四哥不能去,但我抄到的东西肯定也会分给四哥的。”
宋嘉书:……弘昼啊,你抄到的东西,都隶属你皇阿玛好不好?
见弘昼又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宋嘉书不免摇头:这孩子也真是神了,在雍正爷这种严父中的严父手底下,居然还能养出他这种梁山好汉的气质来。
那要换了个宽松家庭环境,这不得出产个混世魔王啊。
--
且说愉快的抄家才进行了一半,怡亲王府就发生了很不令人愉快的事情,朝臣们也跟着看了一回热闹。
怡亲王长子弘昌,居然借怡亲王之名和自己身份之便,往户部偷窥公文,将机密信息(即抄家名户单册)泄露出去,让许多犯官之家有所准备可转移家产,以此邀买人心。
此事好巧不巧还是五阿哥弘昼撞破的:他投身于伟大的抄家事业后,对此颇为上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