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余晚萧望着方氏眉间忧色,心头五味杂陈。
她虽唤方氏“姨母”
,实则并无血缘关系,不过是母亲与方氏曾为手帕交罢了。
方氏早年原是乡野村妇,机缘巧合救下外出寻诗的陈家二房,被养作外室。
直至诞下男婴,为几近绝后的二房续了香火,才得以转正为二房续弦。
陈家虽为商贾,老夫人却是先皇亲封的县主,自视甚高,素爱书香,打心底里瞧不上方氏。
纵是方氏偶有过失,老夫人从不明着数落,可那居高临下的眼神,偏带着几分刻薄,总叫人闷得慌。
方氏自身处境已是艰难,却仍收留了逃难投奔而来的她。
余晚萧捧着沉甸甸的木匣子,打开见里面尽是铜板碎银,胸口处今日得来的银子硌着肌肤,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她想起在岭南时,父亲对母亲拳脚相加,她护在母亲身前,只在母亲面前说了句父亲不是,便被母亲一巴掌扇得耳鸣,至今听力仍然不太好。
又想起旱灾那年,官府要收人充作“菜人市”
,现点现杀,她曾帮扶过的同村好友,竟将她骗去顶了自家的名额。
还想起洪灾之中,父亲为救弟弟,踩着她的脊背往上爬,让她深陷淤泥里。
他们怕是至今都以为她早已随先前那几个姐姐,成为孤魂野鬼了。
穿来这个陌生的朝代不过几年,余晚萧对人性的信任早已消磨殆尽。
“晚萧,可是不够?那姨母再慢慢攒些?”
方氏怯生生问道。
余晚萧猛然回神,将木匣搁在案上,又从怀中摸出盛着碎银的香囊,倒尽碎银纳入匣中,推还给方氏:“你自己留着吧,我不需要接济。”
方氏望着匣中碎银,面露惊色:“这银钱你从何处得来?”
“我自有法子,你收好便是。”
余晚萧不由分说将木匣塞回她手中,转身便走。
方氏欲捧着匣子追还,甫一出门,便听闻一阵孩童哭声,是她那未满周岁的孩儿传出来的声响。
她顾不及去追余晚萧,匆匆放好匣子,去看孩子去了。
………
入学那日,余晚萧与陈竹宜皆着文澜书苑青衫。
那料子触手滑凉,纵是暑日也觉清爽,余晚萧虽辨不出材质,却知是适夏的好物。
马车轆轆而行,陈竹宜粗略地为她解说文澜书苑情状:“上京城书苑不少,然皇家与官宦子弟的专属书苑皆有限制,非人人可入。
文澜书苑则不然,乃国之正规书苑,山长是翰林院出身的学士,夫子们也是各有建树,学子之中,既有皇亲贵胄、官宦子弟,亦有富商子女,总归都是些有头脸的人物。”
话锋一转,她面色凝重起来:“东煌国虽有律例禁欺压良民,可真到了权贵欺人时,律法往往束手无策。
你初来乍到,切记万事低调,莫要冲撞贵人,尤其是将军府的赵长亭与越国公府的荣华郡主越莺。
这二人视书苑礼法如无物,终日懒散,嚣张至极,便是最为严苛的山长也管不住。”
余晚萧凝神听着,蹙眉问道:“敢问表姐,那荣华郡主有何特征?也好让我碰见的时候能及时避开。”
陈竹宜冥思苦想,半晌才道:“她从不梳女子发髻,容貌妖冶,性格张扬,看着就是不安于室的妖女,行事更是狂放不羁,与寻常闺阁女子截然不同。
尽管她身份高贵家世显赫,京中众贵女们都不与她为伍,你要是偶然碰见了定然能认出来。”
马车行至文澜书苑门前停稳,按规矩,丫鬟小厮不得入内,唯有学子可进。
陈竹宜挽着余晚萧的手,一同下了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