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一行人终于汇入太州城熙攘的街市。
恒熙年间的太州,盐漕兴旺,市井繁华。
青石板路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贩夫走卒吆喝声不绝于耳。
空气中混杂着茶食店的香气、药材铺的药味,以及从运河码头飘来的水汽和盐卤特有的咸腥气。
他们信步而行,走过售卖淮扬细点的茶食铺,路过摆满漆器竹刻的杂货摊。
知雨对什么都好奇,东看看西摸摸,许之霄更是兴奋,一会儿指着吹糖人的担子嚷着要,一会儿又对卖武的把式看得目不转睛。
行至一处较为开阔的街口,一群人正围着一座新落成的石牌坊指指点点。
那牌坊雕刻精美,气派不凡,坊额上刻着“世沐皇恩”
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记载着本地某位乡绅因捐输军饷有功而获朝廷旌表的事迹。
李清白驻足看了看,随口称赞:“这牌坊建得可真气派!”
谢昭扫了一眼,淡淡道:“靡费不少,光是这石材和雕工,就不是小数目。”
这时,一直专注盯着石狮子看的许之霄,忽然歪着头懵懂道:“这个石头大门好高呀!
可是为什么没有屋檐呢?下雨天躲在这里,还是会淋湿的呀。”
李清白莞尔一笑,柔声道:“阿霄,牌坊不是用来躲雨的,是立在这里彰显荣耀的。”
许之霄愈发疑惑,大声道:“不要荣耀,不要淋雨!
上次下雨,我看到桥洞底下的老爷爷,全身都湿透啦。
要是修这个漂亮石头的钱,能给他搭个屋子就好了。”
这天真烂漫的话语令他们同时愣住。
官府士绅有钱大兴土木、树碑立传,彰显所谓的“皇恩浩荡”
与个人功绩,却对百姓最基本的民生之需视若无睹。
谢昭顺势哄了许之霄一句:“阿霄说得对,阿霄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见众人都打量着他们,又指着前方对李清白道:“前面有家卖梨膏糖的,给知雨和阿霄买些尝尝吧。”
离了牌坊,几人一路品尝着甜滋滋的梨膏糖,朝着位于城东清静处的章华书院行去。
书院粉墙黛瓦,门前几株古槐枝叶婆娑,尚未进门,已闻得隐隐读书声,与外间的市井喧嚣恍若两个世界。
主讲汪垠闻讯迎出,将众人请入雅致清简的书斋。
见到知雨,老先生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捋须赞道:“这孩子天资颖悟,一点即通,是块读书的好材料。
若能静心栽培,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说罢,令书童取来一部精心批注的《左传》和一套上好的徽墨湖笔,赠与知雨,目光中满是期许。
知雨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依礼道谢,那微微抿紧的嘴角和一闪而过的小眼神,却分明透着抗拒和无奈,看得一旁的李清白险些笑出声来。
叙话间,自然谈及日前元旌重金悬赏,汪垠提供线索一事。
谢昭当即郑重道谢:“当日多亏汪夫子证言,我们才得以查出真相。”
汪垠脸上却露出些许赧然之色,摆手叹道:“谢爷不必多礼,老夫……实在惭愧呀。”
他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那夜老夫并未如证词中所说,在河道边格物致知,乃是前一日,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函。”
“匿名信?”
谢昭立时警觉起来,“信上说了什么?”
汪垠回忆道:“信中言明,若老夫愿提供相关线索,除获得赏金外,还可额外获赠这神秘人的百两黄金。
唉,近来书院经费着实拮据,连修缮屋瓦的钱都凑不齐,老夫一时糊涂,为了这些银钱,便咬牙冒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