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两人脚步轻快地往二楼走,木质楼梯被踩得发出轻微的“咯吱”
声,刚转过拐角,就见雅间的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夏循的说话声。
李祈安抬手轻轻推开房门,就见夏循正坐在桌边,手里摊着几张纸条,眉头微蹙地看着;方静鱼则坐在一旁,手里端着茶杯,神色带着几分凝重,显然两人刚讨论过什么要紧事。
“你们可算回来了!”
方静鱼最先抬头,看见他们进来,眼里瞬间亮了几分,连忙起身招呼,“快坐,我们在城南旧巷查到些东西,正想等你们回来一起说。”
夏循也放下手里的纸条,抬头看向李祈安和璎璎,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你们去府衙见刘郎君了,可有收获?我们在城南问了不少老街坊,倒是听到些关于‘施七娘’的说法,只是有些乱,还没理清楚。”
李祈安拉着璎璎在对面坐下,先从锦袋里取出那块兰草纹旧帕,放在桌上:“收获不小,我们先找到了施七娘的父亲,就是昨晚街头卖汤饼的施阿叔,还去了如意绣坊见了柳老板娘,这帕子就是七娘当年留下的绣品。”
“施七娘的父亲?”
夏循和方静鱼都有些惊讶,目光齐刷刷落在帕子上,帕角的兰草绣得精致,一看就是老手艺人的功夫。
璎璎见状,便主动开口,把从施阿叔那儿听到的“七女存活”
、“开元三年私奔”
,还有柳老板娘说的“消失前有心仪之人”
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连李祈安编的“朋友报恩”
“府君熟稔”
的借口也没有放过,就当提前串话了。
等璎璎说完,夏循才皱着眉开口:“我们在城南听到的说法,跟施阿叔和柳老板娘说的,有些不一样。”
他拿起桌上的纸条,指着上面的字迹道,“我们找了几位在城南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提到‘施七娘’,有三位老人有印象,他们说,开元三年春天,施家确实出过事,但不是‘私奔’,而是‘失踪’。”
“失踪?”
李祈安挑眉,“怎么个失踪法?”
“有位姓王的老奶奶说,她当年就住在施家隔壁,”
夏循回忆着老人的话,语气沉了些,“她说开元三年三月的一个晚上,她起夜时,隐约听到施家院子里有争吵声,还有女子的哭声,只是声音不大,她以为是夫妻拌嘴,就没在意。
可第二天一早,就见施家院门开着,里面没人,后来施阿叔从邻县回来,才发现七娘不见了。”
方静鱼补充道:“还有位老秀才说,他当年见过施七娘,说这姑娘性子文静,平日里连跟人大声说话都少,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跟人‘私奔’的人。
他还说,当年‘私奔’的传言,是从城南一个叫‘张二’的闲汉嘴里传出来的,可没人知道张二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后来张二没几个月就搬离了庐州,再也没回来过。”
“争吵声?哭声?张二?”
李祈安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眼神渐渐深邃,“这么看来,‘私奔’的说法,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传出来的,而这个张二,说不定就是关键人物。”
璎璎也反应过来:“也就是说,七娘不是自愿走的,是被人带走的?那柳老板娘说她有‘心仪之人’,难道是假的?”
“不一定全是假的。”
李祈安摇了摇头,“柳老板娘没必要编造‘心仪之人’的说法,或许七娘当年确实有喜欢的人,但这人是谁,现在还不清楚。
至于书信之类的……说不定是凶手为了伪造‘私奔’的假象,故意留下的。”
夏循点头赞同:“眼下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当年的张二,还有施阿叔提到的‘书摊先生’,张二是传言的来源,书摊先生看过七娘留下的信,只要找到这两个人,就能知道‘私奔’是不是假象,七娘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书摊先生的事,等下午你们再去城南找找。”
李祈安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带着几分笃定,“至于张二……我和璎璎去打听打听,施阿叔和老街坊都在城南住了多年,说不定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现在,咱们先把线索捋清楚,再分工行事。”
夏循闻言,当即点头应下:“好,下午我和静鱼就去城南找书摊先生。
方才在旧巷打听时,有位老人说当年街角有个姓陈的先生摆书摊,专帮人写信、念信,说不定就是施阿叔找的那位,我们先从他查起。”
方静鱼也跟着补充:“我们再带些点心去,老街坊们爱聊天,多给些好处,说不定还能问出张二当年的住处或相熟的人。”
李祈安颔首,又转向窗外,像是在盘算通知星遥的事:“我一会儿让店小二去府衙给星遥捎个信,让他别再耗在卷宗里了,刘郎君既然对施七娘的事反应反常,当年定是动了手脚,架阁库里的记录早被他抹得干干净净,再查也是白费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