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二人一会面尉茂便问:“你明天问问蓁同门,她和窈同门要帮的那个高小娘子找到了么?就是前些日子在州学馆闹跳井的女学子。”
“你说高娄?”
尉景拿出了信:“我刚和她分开,她今天归乡,这封信就是她留给我的。
怎么了,怎么问起她?”
“最近北郊不是出了事么,都在说死了不少过往旅人,不知道谁先传的,说有具没被认领的尸体很像高小娘子。”
“胡说八道!
!
谁传的,我非撕烂他嘴!”
“攻破谣言的最好法子是事实。
把信给我,你别管了。”
郑学馆离州学府最近,州学府的任何消息、流言均先传到郑学馆,反之一样。
有高娄的书信为证,当尉窈离开崔族返回己族上课的时候,已经没人再讹传高娄的死讯了。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呢喃着仲春的到来。
天气迅速暖和,小学馆里诵起了新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此诗脍炙人口,重叠部分非常特殊,堪称句句摇曳,字字如歌,即使不学无术的顽童也早会念述。
但偏偏是如此直白抒发情感的诗,令各学馆的夫子讲解起来十分头疼。
原因往浅里说,是大魏至今对婚姻年龄没有制定律法,百姓大多延续旧习在十五岁之前成亲,早至十二岁的都比比皆是,以致情窦初开的岁数更为提前。
往深里究,便是“师法”
、“家法”
的各自坚守。
人们对诗的理解自古存在分歧,即使《木瓜》开篇之《序》的观点写得清清楚楚,此诗是卫国人为感激齐桓公济困扶危而做的,可有些儒师、大部分民间百姓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永以为好”
就是在咏男女之情!
“投木报琼”
的行为,就是想和佳人定情的最好互赠!
学童武继、尉简、尉戒之便是后类理解的典型,三人情窍还都开得早,所以今天读诗格外起劲,时不时夹杂嬉笑,或挤眉弄眼叽叽咕咕。
武继坐在尉蓁后边,尉蓁本来就因跟不上学业而心烦,终于忍无可忍回过身,抓起对方诗简就要砸!
武继往后躲,背撞尉戒之的书案,后者更癫了,发出“哦哦”
怪叫。
段夫子气得咳喘加剧,第一次弃课离去。
尉窈真是哭笑不得,她记起来了,这事前世也发生了,几乎一样的情景,两辈子竟都没听到《木瓜》诗序的讲解。
尉菩提埋怨那几人:“你们想闹能不能等到下课再闹,这回好了,把夫子气走,全听不成课了!”
只有尉蓁羞愧。
武继不光不知错,还摇头晃脑继续惹她:“你看你,把夫子气走了吧?”
诗经一舍就这么提前放学。
曲融近几天总留在最后走,今天也是,因为他心虚,在说服自己和那几个无赖犯的罪行无关、一点都无关前,他没底气和尉窈对视,不敢像从前一样负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