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他胳膊短,背上有块刺挠地方怎么都够不着,不管蹭墙、蹭树都越蹭越痒。
宽袍戴风帽的赵芷悄无声息出现,从府兵手里接过棍棒。
平城外,田原绿野。
尉窈坐在诸多学子、乡童中间,开始两世以来的第一次讲学。
“《郑风》篇《叔于田》。
这首诗歌与其余诗最大的区别,就是自设问,后自答。
现在先听我念一遍诗句……”
尉窈以简洁利落的开场白,先点出《叔于田》一诗在整部经中的重要性,让乡童们认为该诗最独特,才能专注心神听下去。
“好,听我解释完诗句的字面意思了,再听我念诵诗序。”
尉窈把恩师的笔记调整了先后顺序,先解诗,再解序。
因为诗句里无限赞美郑庄公之弟公叔段,才能理解序里最后一句的感情……国人说而归之。
又因“国人说而归之”
,而理解序里的第一句“刺庄公也”
。
当尉窈引导着乡童们也如诗里的“国人”
一样,崇拜“公叔段”
的“缮甲治兵,洵美且仁、且好、且武”
时,尉窈开始从郑庄公角度讲解“公叔段”
。
当乡童们又觉得郑庄公才该是霸主,公叔段所有的优秀,只不过是郑庄公赋予的之后,尉窈再次将诗意重新解读。
“让我们抛却诗序,抛却古人对此诗的所有解释,当你们听到‘叔于田’时、最擅打猎骑马的人时,你们想到的是谁?”
一小童扬声道:“我们五户的邻长。”
“胡说,我们邻长比你们邻长会骑马。”
“才不是呢!
女郎说的是既会骑马也得会打猎的……”
热闹的争论声,看笑孔文中和袁翻。
后者说道:“这可比前两日热闹啊,乡童们从头听到尾,竟无一人嬉闹捣乱。”
孔文中赞扬自己弟子:“学问就该如此,倘若全照着我教给他们的讲,一代复一代,学问将越来越窄。
师法不可遗,但弟子们对经句的理解,对古人训释的质疑,也该鼓励他们敢于提出。
一家之言,不如百花齐放。”
“受教。
将来尉学子若去洛阳,孔师可书信于我。”
袁翻出身陈郡袁氏,袁氏族训秉承清虚向学,从不轻视贫寒学子。
孔文中欣然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