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说罢又瞧书匣中的书,从书函里取出来,书衣上贴了洒金笺条,与桂花笺上的字迹一样,写了《寻风谈》三字,线钉紧实,虽是旧书,但品相完好,展开字口清晰,可见上一任主人保管得极好。
柏越因问道:“这书不好寻,我方入京就叫人去寻,两个月了都没信儿,如今从何处得来?”
清秋回道:“那阵子托了尚文阁的掌柜留意。
尚文阁常年收书卖书,找书比咱们有章法多了,可巧昨日得了这书的信儿,便匆匆报了王管事,立刻找到了那售书之人。
谁曾想那人说这书原是他家主人的珍藏,因主人听说有人四处求此书不得,故而特地割爱,也不要钱,只要问问清楚是谁寻这书,看是不是懂行之人。
因姑娘原先说诚心求书并非阴私,不必藏踪匿迹,便告诉了他,人家一听是个闺阁小姐寻书,并不多言便交了过来。”
柏越一怔,随即笑道:“这书虽非典籍却也稀罕,想来他家主人也是个文人脾气,既有赠书之雅又有爱书之性。”
她拈起那张桂花笺,又赞道:“字也写得好,香也配得好,如此风雅,更为难得。
可问清了这家主人是谁?”
清秋道:“人家说萍水相逢不必相识,赠书不过因为如此好书鲜有人爱,只当是佳书赠同好,姑娘便当是结识了桂花院落一蠹鱼罢了!”
柏越听罢默默不语,倒是清溪笑道:“这下可好,姑娘收了人家的赠书,回礼只能去给那蠹鱼虫儿回了!”
柏越得了此书,倒抛却旁的喜好,也少去园子里与众姑娘玩,日日夜夜如饥似渴捧着,书页间还有那蠹鱼评的批注,写不下的地方还夹杂了几张小楷,她细细展开,慢慢读来,只觉那等文字也香气沁人、风流自得。
不期读到一句“千里寻风,风中柏森森。
今见佳期如梦,怎料关山从此越。”
柏越心神一颤,手指轻轻抚上这几行字,不由得想自己读书正是那千里寻风柏森森的时候,一头雾水,何时何日才能读到佳期如梦的地步从此一越关山,不免对那蠹虫又心生艳羡,长吁短叹一番,又研墨起笔写下几句书评,方才继续握着这《寻风谈》不放。
忽而听得外头声音嘈杂,柏越放下书本出了书房,见是江夫人身边的业华,忙笑迎上去道:“业华姐姐怎么来了?”
业华道:“江家人还没到,东西先一批一批地来了,我们夫人让我来给青青园里送点儿,每个姑娘都有,不过是些吃的玩的,给各位姑娘们解闷儿!”
柏越忙谢道:“承蒙伯母垂爱,我心里很是感谢。”
清溪清秋收了去,这礼有四样,文房清供是几套笔筒、几套湖笔、几块徽墨并几柄金陵的金玉素光折扇,雅玩有几盒竹刻、几匹苏绣、几只紫砂壶,首饰有一斛南珠并几套不同花型的金银花丝,吃的有几样花糕、几样火腿月饼、西湖龙井并钱塘黄酒。
礼虽不多,却是样样不凡,更兼花费不少心思,柏越叹道:“从前只知道江家富贵,如今才明白什么叫钟鸣鼎食之家。
怪道江南文气盛,这等富饶之地,自然是人杰地灵。
何止吃的用的好,连穿的玩的都要精益求精,还说这才是第一批小玩意儿,之后又更是怎样的精巧昂贵。”
杨枝笑道:“姑娘这话说的,哪里就人人富饶了,钱塘江家那也是江南头一份的人家。”
柏越道:“不是拿普通人家与江家比。
我们原先在河西,那里百姓倒也过得下去,好歹没有了连年的战乱,可若论物产丰饶,哪里比得上江南?我在河西说到底还是靠京中柏府和外祖家里的银子养着。
我外祖家是河西大户,靠着的不是土地,是日日往返在西域和中原的商队,若是如他们那般生在西域商队往来的地方,想来还有各样的收入,若是在那贫苦之地,百姓种地的收成不敌鱼米之乡,需得日日为饱腹奔忙,河西本就严寒,冬日更是难捱,又怎么能考虑得到穿的玩的?江南虽不是人人富裕,可好歹除了那些做官的、经商的,大部分农户还能吃得饱穿得暖,这时候才有机会读书认字,所以才说江南文气盛。”
杨枝不解道:“姑娘想的长远,可光是想想也做不了什么,便是姑娘有一日做了官,就能管得了河西地里长多少麦子、冬日有多暖和吗?”
柏越听得一黯,也不再言语,站菱花窗前看了会儿云,又见那竹子顶上被风吹得粼粼,大雁排成两道飞过,悻悻回去收了《寻风志》,倒捧着那几张蠹鱼的手稿看了一个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