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于是乖乖地,将以各种明目昧下的各州郡粮税,借军费之名献给了新上任的摄政王。
期间自是不乏不服之人,被靳云干脆地断了驻军城护后,夜夜担惊受怕,最终还是乖乖送上钱粮以求庇佑。
因此大梁和诸地方氏族就达成了个诡异的平衡,他们出钱出粮以供军需之用,相应地,摄政王也不管他们在朝廷内外怎么搅风搅雨。
两方人还默契地将皇室所需减至原来的一成,每年省下的数百万雪花银极大地丰盈了国库。
如今除了兵部从尚书到书记官都是军队的自己人,其他实权职务都在世家控制之下。
比起前朝皇帝的昏聩无能,摄政王其实更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只是外敌当前而皇帝昏庸无道,他和世族都没什么内耗的心思。
一个出钱出粮一个出人出力,上下一心,几乎倾举国之力,也花了十几年,才堪堪守住北境国门,在强敌环伺之下达成宝贵的平衡。
现在摄政王去了,时局却并未有什么改变,因而整个朝廷的大方向还是抵御好虎视眈眈的外敌。
虽然世族一直不满逐年增长的军费,但积极的对外战争也不是全无好处,像这次一样打下些城池、或是夺回失地的事,就是军队的大功一件。
更广阔的土地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纳税人口跟粮食,也意味着更多的官职可以给他们安排族中子弟。
比起在中央巧令名目增添无权无势仅是清名的虚职,真正握有权柄的地方官职反而更得他们青睐。
整体而言,大梁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王朝,如果能忽视军事实力倍杀他们的北方邻国的话,这个王朝应该能发展得很远。
但可惜,北鞣一直盯着中原腹地充盈的物产,从以前各部落的骚扰侵袭到如今统一后的多次南征,其狼子野心,早已是毫不避讳。
然而过去的帝王沉迷酒色,克扣军饷、裁撤军队,几乎将腹里十六州郡拱手让人,令民怨沸腾、世家也颇有唇亡齿寒之感。
这也是这群人如今会拥护行伍出身的靳家的原因,他们也清楚,身为中原人的他们很难在北鞣手里有什么活路。
北鞣气焰之嚣张,已是连臣服纳贡都不看在眼里,一心只要入主中原。
靳羽柯揉揉发胀的额角,深感皇帝难做。
如今大梁面对的首要矛盾,无疑是外敌当前的外部矛盾,但是,作为一个地方割据的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样尖锐。
世族不满前朝统治荒谬无道便可联合军队夺权,老梁景王虽说名义上是风头无两的摄政王,实则也要处处受世家的钳制。
朝中各方势力本就盘根错节,在景王的退让放纵下更是纠缠日深,甚至很多出身世家或与世家结亲的军中将领也早就是这张巨网中的节点。
这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将整个大梁牢牢包裹在内,网下的黎民百姓几乎要透不过气来。
如今有外在矛盾牵扯,强行将大梁上下凝成一股抵御外敌的坚毅力量,却也不是铁板一块。
大梁和北鞣西獠的边境问题日益胶着,三国如今已逐渐有了和平共存的苗头。
北鞣西獠的外族统治者并不奉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如今更是深陷夺嫡内斗之中,局势混乱,也给了大梁不少的喘息机会。
朝中早就有减少军费支出的声音,毕竟要养活数十万不事生产的军队,对于本就积蓄不丰的梁朝来说一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之前碍于外敌当前咬牙硬撑,实则过巨的军事支出一直是朝廷财政头上的一座大山。
这次谢蕴清接连打下三座城池,朝廷上下着实都松了一口气。
征西军实打实的几十万人,看着是威风凛凛的,在他们眼里就是几十万张不事生产干耗粮食的深渊巨口。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出动,但凡这战事多拖延几个月,国库都不知道能不能供得起。
要是放在老摄政王那时候,国库供不起,就是他们这些世家被敲打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