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先去村里筛查!”
林枫几乎没犹豫,对着电话那头的卫健委工作人员说,“村民健康不能等,汇报材料我晚上加班准备,保证不耽误明天考察。”
挂了电话,他立刻叫醒刚躺下的李红霞和王雪。
两人揉着惺忪的睡眼,听完安排后,王雪率先抓起背包:“我现在就去整理筛查物资,把体温计、登记表和备用的预防汤剂都装上车。”
李红霞也点头:“我跟你一起去,顺便再检查下急救箱,万一遇到轻症患者,能当场处理。”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三人就开车往最后一个未彻底筛查的西坡村赶。
路上,林枫给陈雨欣发消息,让她先跟张教授梳理防控数据,把中西医结合的案例按时间线整理好,等自己中午回去再补充细节。
陈雨欣很快回复:“放心,数据我己经开始核对,你专心筛查,别分心。”
西坡村位置偏僻,村路狭窄,车子只能停在村口,三人徒步往里走。
刚到村委会,村医老吴就迎了上来,手里攥着个笔记本:“林院长,我统计了下,村里还有12户独居老人没筛查,其中3户有咳嗽症状,我怕他们不方便来村委会,正想跟你说去上门筛查。”
“正好,我们分三组去。”
林枫快速分工,“我带一组去村东头,红霞去村西头,王雪留在村委会,给来的村民测体温、发预防汤剂,有异常立刻给我们打电话。”
林枫跟着老吴往村东头走,第一户老人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重的草药味扑面而来。
老人躺在炕上,盖着打补丁的被子,看见林枫,挣扎着想坐起来:“林医生,你怎么来了?这么早,还麻烦你跑一趟。”
“来给您测个体温,看看身体情况。”
林枫蹲在炕边,拿出体温计,小心地夹在老人腋下。
老吴在旁边解释:“大爷,林医生冒着雨跑了好几个村,就是为了让咱们都健健康康的,您可得好好配合。”
老人眼眶一热,点了点头。
五分钟后,林枫取出体温计——37.8度,不算高烧,但老人咳嗽频繁,痰里还带着点血丝。
“大爷,您这是流感引发的支气管炎,得吃点药。”
林枫从急救箱里拿出止咳药和消炎药,详细告诉老人用法用量,“要是明天还咳嗽,或者烧起来,一定要给老吴打电话,我们来接您去医院。”
老人接过药,紧紧攥在手里:“谢谢林医生,你真是个好人。”
从老人家里出来,林枫又去了另外两户有咳嗽症状的村民家,都是轻症,给他们开了药,叮嘱了注意事项。
等筛查完村东头的12户老人,己经快中午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把地面照得暖洋洋的。
回到村委会,王雪正忙着给村民发预防汤剂,脸上满是汗水。
“林院长,你回来了!”
她递过来一瓶水,“村里共筛查186人,只有2个小孩低烧,己经给他们吃了退烧药,家长说会盯着,有情况随时联系。”
李红霞也刚好回来,手里拿着登记本:“村西头筛查完了,没发现异常,预防汤剂也都发下去了,村民们都很配合。”
三人简单吃了点面包当午饭,就开车往镇里赶。
回到村委会,陈雨欣和张教授己经把汇报材料整理好了,桌上摆着厚厚的一摞资料,有防控数据、中西医结合案例、患者康复记录,还有村民送的锦旗照片。
“这是初步整理的汇报大纲,你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陈雨欣递过来一份文件,“重点放在三个部分:一是中医预防汤剂的推广和效果,二是针灸急救重症患者的案例,三是村民和村医的协同防控模式。”
林枫接过大纲,快速浏览了一遍,补充道:“再加上物资调配和支援协调的部分,比如县医院的药材支援、卫健委的人手调配,这样更全面。
另外,把那个重复吃降压药导致不适的案例也加进去,能体现咱们的细致。”
张教授点头:“这个建议好,能让专家组看到你们不仅关注治疗,还重视细节,避免风险。”
接下来的一下午,五人围着桌子,一起完善汇报材料。
林枫负责补充实操细节,陈雨欣整理数据,李红霞核对西医诊疗记录,王雪贴患者康复照片,张教授则从专业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分工明确,效率极高。
傍晚时分,汇报材料终于完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