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不能等!
小孩高热超过4小时就可能损伤脏器,让王雪现在去!”
林枫攥着李村孩童的名单,上面标着5个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最小的才3岁,30斤,最大的8岁,60斤,新配方里生石膏的剂量得精准到克,一点都不能错。
“王雪,你带预制药粉、剂量换算表和针灸包,小张开车送你,再让杨村的村医老吴一起去,他熟路,还能帮你煎药。”
王雪立刻抓起背包,往里面塞东西:“我把‘孩童用药禁忌表’也带上,还装了喂药器,怕小孩不配合。”
她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个体重对应的生石膏剂量:“30斤用10g,40斤用13g,60斤用20g,都算好了,不会错。”
小张己经发动了车子,车灯刺破夜色,照亮满是泥泞的村路。
老吴拎着个马灯跑过来,往车上塞了两捆柴火:“夜里冷,李村没暖气,柴火能取暖,还能用来煎药。”
“路上慢点,每半小时给我发次定位,有情况立刻打电话!”
林枫站在车旁叮嘱,王雪探出头点头:“放心吧林院长,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的!”
车子驶离杨村,林枫转身回诊所,李红霞正忙着给最后两个老人测血氧:“都稳定在95%以上,咳血也停了,省医院的干扰素雾化器刚送到,明天就能给还没退热的患者用。”
她递过一份报表,“这是杨村今天的康复数据,18个患者里有15个退热,明天就能转到轻症区。”
林枫接过报表,心里却惦记着王雪那边。
刚坐下没十分钟,手机就震动了——是王雪发来的定位,还附了条消息:“路太滑,车子陷泥坑了,老吴正叫村民帮忙推。”
他立刻回消息:“别着急,安全第一,需要帮忙就说。”
刚发出去,陈雨欣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喜意:“林枫,邻市的10台呼吸机明天一早就能到疫区,录教学视频的事省卫健委改到后天了,你有时间先把新方案的细节整理好。”
“太好了,呼吸机一到,重症患者就能更有保障了。”
林枫松了口气,又跟陈雨欣说,“王雪现在去李村送药,路上遇到点麻烦,等她回来我再整理方案。”
挂了电话,林枫刚想喝口水,诊所门口就传来脚步声,是杨村的村民张婶,手里端着碗热姜汤:“林医生,天这么冷,喝碗姜汤暖暖身子,我刚听老吴说王医生去李村了,那路难走,希望她们能顺利。”
林枫接过姜汤,温热的汤滑进胃里,驱散了寒意。
他看着张婶布满老茧的手,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主动帮忙,村民们的信任,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另一边,李村的村口,王雪和小张、老吴终于推着车子出了泥坑。
老吴领着他们往村里走,马灯的光在前面晃悠,照亮了路边的枯草。
“李村的村医去县里培训了,村民们没主心骨,刚才打电话说,有个3岁的孩子烧到40℃,都开始抽搐了,得赶紧去。”
几人加快脚步,首奔最里面的李大爷家——3岁的孩子李乐乐正躺在炕上,小脸通红,浑身抽搐,他妈妈抱着他,哭得撕心裂肺:“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
再烧下去就没救了!”
王雪立刻放下背包,拿出体温计——40.2℃,又拿出血氧仪,夹在孩子手指上:“血氧90%,有点低,先物理降温,小张,你帮我拿酒精棉片,擦孩子的额头和腋窝!”
小张赶紧递过酒精棉片,王雪快速擦拭,同时让老吴按剂量煎药:“乐乐30斤,生石膏10g,板蓝根15g,鱼腥草12g,加水300ml,煎10分钟就行,火别太大!”
老吴立刻在灶房忙活起来,药香很快飘满屋子。
乐乐抽搐得越来越厉害,王雪掏出针灸包,快速消毒后,选了“合谷、曲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