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紧接着,她播放了小张刚发来的回访视频:曼蚌村的小男孩正坐在竹凳上,手里拿着玩具车,之前咳黄绿色痰时的痛苦模样消失了,他对着镜头咧嘴笑:“不疼了,能跑了!”
旁边的村医拿着体温计,笑着说:“体温37.2℃,血氧95%,都正常了!”
白发专家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视频里孩子的舌苔——从之前的黄腻变成了淡红色,又翻了翻数据表格里的“用药前后对比”
,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
“数据很及时,调整也很对症。”
他看向王雪,语气里多了几分认可,“基层情况复杂,能根据实时症状调整配方,比死守固定方案更重要。”
李司长笑着鼓掌:“这就是我们要推行地域版教材的初衷——让每个基层医生都有‘能落地、能调整’的工具,而不是一本死板的参考书。”
终审会的后续讨论格外顺利,专家们不仅全票通过了“西南湿地区”
教材,还建议将“村民自制干药材”
“地域药材替代方案”
纳入全国教材的通用准则。
散会时,李司长拉住王雪,递过一份文件:“全国还有内蒙古、西藏、新疆南部等6个省份没完成地域调研,需要你牵头组建3支调研团队,争取下个月全部完成。
这些省份多是边疆、高原地区,孩子的健康更需要关注,你愿意接下这个任务吗?”
王雪看着文件上“6个省份”
的名单,心里满是干劲——这意味着地域版教材能覆盖更多孩子。
可就在她准备答应时,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卓玛”
的名字。
“王老师!
不好了!”
电话里,卓玛的声音带着哭腔,背景里还能听到孩子的咳嗽声,“巴塘村有3个孩子感冒后得了肺水肿,比上次的症状重多了,血氧只有85%,我们按之前的配方加了3g黄芪,可孩子还是喘得厉害,脸都紫了,怎么办啊?”
王雪的心瞬间沉了下去——青海高原的肺水肿,若在6小时内得不到有效处理,很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她握着手机,手指冰凉:一边是急需救援的3个孩子,必须立刻奔赴青海;一边是6个省份的全国调研,涉及上千名孩子的健康,不能轻易推迟。
李司长看出她的为难,轻声说:“你要是想去青海,调研团队我可以先安排其他人牵头,等你回来再接手。”
王雪抬头看向窗外,北京的天空很蓝,可她的脑海里满是巴塘村的景象:卓玛焦急的脸庞,孩子发紫的嘴唇,还有村民们期盼的眼神。
她又想起文件上6个省份的名单——内蒙古的草原孩子、西藏的高原孩子,他们也在等着适配的配方。
该怎么选?是立刻飞往青海,先救眼前的孩子;还是先组建调研团队,让更多孩子能尽早用上合适的教材?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
】A.立刻赴青海救肺水肿患儿,调研暂缓B.先组建调研团队,再赴青海支援——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