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我去安徽!
风寒头痛拖成脑炎就晚了,浙江雷妹能稳住排查!”
王雪把“食积呕吐防控手册”
按在雷妹手里,手册里夹着两页塑封的“发烧应急卡”
——一张印着“呕吐伴发烧:加蒲公英2g(后下煎5分钟)+淡竹叶1g”
,红笔标着蒲公英的挑选要点:“选带根、叶片带白绒毛的,避免用发黄的陈货”
;另一张画着“发烧呕吐与普通呕吐对比图”
,用黄圈标出特征:“体温超38.5℃,呕吐物带酸腐味,伴精神萎靡”
。
“2个畲族村落先查精神差的孩子,每天下午跟我发体温和呕吐物照片,别自己加蒲公英,剂量超了会致腹泻!”
雷妹攥着手册,指腹反复蹭过塑封卡上的蒲公英图案,身后的阿瑶突然扑过来,把个绣着香菇的小布偶塞进王雪背包:“阿姨,这个陪你走山路,安徽的山不会迷路。”
阿瑶妈妈则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炒麦芽和糯米糍粑:“炒麦芽煮水防呕吐,糍粑饿了吃,安徽冷,别饿着肚子赶路。”
王雪捏了捏布偶的软耳朵,又从应急包掏出两包预制药粉——“呕吐基础方(炒麦芽5g+鸡内金3g)”
和“发烧方(蒲公英2g+淡竹叶1g)”
,塞进雷妹口袋:“粉包上有畲汉双语刻度,发烧就拆发烧方,蒲公英最后5分钟放,煮太久会散了清热的药效!”
车子驶离丽水畲村时,黄山的晨雾己经漫上山腰。
山路被雾笼罩,能见度不足10米,司机师傅打开雾灯,车速降到15迈:“王医生,前面是黄山的天都峰盘山公路,雾大得能摸见云,得等雾散些再走,最少要1个半小时。”
王雪心里急得发紧,掏出手机给安徽黄山的村医李叔打视频——信号里满是雾水的潮湿感,李叔蹲在民宿门口,怀里抱着个汉族小男孩,孩子双手紧紧抱着头,脸埋在李叔怀里,哭得肩膀不停颤抖。
“小宇(男孩)头痛了两天,昨天开始恶心,刚才还吐了次酸水,说‘头里像有锤子敲’,他爸妈去黄山景区上班,还没回来……”
“先按太阳穴和百会穴止痛!”
王雪对着屏幕大喊,生怕雾天信号突然中断,“太阳穴在眉梢后1寸,用拇指轻轻揉;百会穴在头顶正中间,两耳尖连线交点,按3分钟!
你现在就按,我教你控力度——孩子不喊疼就行!”
她还快速报出应急方:“找生姜2g、川芎1g,切片煮水,生姜先煎5分钟,再放川芎,温着喂,能散寒止痛,先别让头痛再加重!”
李叔立刻照做,镜头转向小宇的头,他掌心贴着孩子的太阳穴,轻轻揉动。
没4分钟,小宇的哭声就小了,慢慢抬起头,不再死死抱着头。
“不那么疼了!”
李叔激动地喊,雾水声里都透着松口气的喜悦,“我这就去灶房找生姜和川芎,昨天刚从镇上买回来的!”
半小时后,李叔发来消息:“小宇喝了小半碗姜芎水,不恶心了,能靠在椅子上坐着!
还有4个孩子也头痛,都按你说的按了穴位,好多了!”
还附了张小宇的照片——孩子手里拿着个黄山松模型,眼神虽还有点虚,但己经能专注地看模型了。
雾散些时,己是上午十点。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车轮碾过带着露水的路面,溅起细碎的水花。
王雪从应急包翻出川芎、白芷和防风——安徽孩子的风寒头痛是“风寒侵袭头窍”
,川芎活血止痛,白芷通窍,加防风祛风,刚好对症。
她把药材分成小份,用纸条标好“内服方:川芎3g(先煎5分钟)+白芷2g(后下)+防风2g”
,还特意写了“白芷要去根须,切片后煮,避免苦涩味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