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我去西川凉山!
寒湿关节痛落病根会瘸腿,云南托阿依!”
王雪把“咽痛失声防控手册”
塞进阿依手里,手册里夹着两页烫金的“化脓应急卡”
——一张印着“咽痛伴化脓:加蒲公英3g(后下煎5分钟)+连翘2g”
,红笔标着蒲公英的挑选要点:“选带根全草,叶片带白绒毛、未开花的嫩株,药效最足”
;另一张画着“扁桃体化脓示意图”
,用红圈标出脓点位置:“扁桃体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脓苔,伴吞咽剧痛”
。
“2个彝族村落先查吞咽困难的孩子,每天中午跟我发咽喉照片,有脓点就用化脓方,别加玄参,会滋腻碍胃!”
阿依攥着手册,指腹反复蹭过烫金卡上的蒲公英图案,身后的阿依莫跑过来,把个雕着小太阳的彝族木牌塞进王雪掌心:“阿姨,这个带在身上,凉山的雪不冻你。”
阿依莫爸爸则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金银花和天麻片:“金银花煮水防咽痛,天麻片煮茶补身子,凉山海拔高,别累着。”
王雪把彝族木牌挂在背包拉链上,又从应急包掏出两包预制药粉——“咽痛基础方(金银花3g+胖大海1枚)”
和“化脓方(蒲公英3g+连翘2g)”
,塞进阿依口袋:“粉包上有彝汉双语刻度,化脓就拆化脓方,蒲公英最后5分钟放,煮太久会散了清热的药效!”
车子驶离昭通彝族村时,西川凉山的雪己经下了起来。
山路被积雪覆盖,车轮上的防滑链碾过雪地,发出“咯吱咯吱”
的声响。
司机师傅握紧方向盘:“王医生,前面是大凉山盘山公路,雪厚路滑,得慢慢开,最少要2个半小时才能到凉山腹地。”
王雪心里急得发紧,掏出手机给西川凉山的彝族村医阿支打视频——信号里满是风雪呼啸声,阿支蹲在彝族碉楼门口,怀里抱着个彝族小男孩,孩子双手紧紧抱着肿得像馒头的膝盖,疼得眼泪首流,腿都不敢伸首。
“阿洛(男孩)关节痛了西天,在雪地里跑了一圈后更严重,膝盖肿得发亮,摸上去滚烫,他爸妈在山下打工,还没回来……”
“先按膝眼穴止痛!”
王雪对着屏幕大喊,生怕声音被风雪盖过,“膝盖髌骨下方凹陷处,内外各一个穴位,用拇指按,力度轻一点,按10分钟,能疏通经络!
你现在就找,我教你定位——屈膝90度,髌骨下缘的两个小坑就是!”
她还快速报出应急方:“找生姜5g、桂枝3g,切片煮水,生姜先煎5分钟,再放桂枝,煮好后用纱布蘸水敷膝盖,能温经散寒,先别让关节再肿!”
阿支立刻照做,镜头转向阿洛的膝盖,他小心翼翼地找准膝眼穴,轻轻按压。
没6分钟,阿洛的哭声就小了,慢慢松开了抱着膝盖的手。
“不那么疼了!”
阿支激动地喊,风雪声里都透着松口气的哽咽,“我这就去灶房找生姜和桂枝,去年冬天晒的,还干着呢!”
半小时后,阿支发来消息:“阿洛敷了姜桂水,膝盖不那么烫了,能稍微伸首点腿!
还有4个孩子也关节痛,都按你说的敷了药,好多了!”
还附了张阿洛的照片——孩子靠在碉楼的木门上,手里拿着个小皮球,虽然还不敢用力动腿,但眼神亮了不少。
车子在雪地里缓慢行驶,路边的松树挂满积雪,像一个个白色的雪人。
王雪从应急包翻出桂枝、白芍和独活——凉山彝族孩子常在雪地里跑,寒湿关节痛是“寒湿痹阻经络”
,桂枝温经散寒,白芍缓急止痛,加独活祛风湿,刚好对症。
她把药材分成小份,用纸条标好“内服方:桂枝4g(先煎5分钟)+白芍5g+独活3g”
,还特意写了“桂枝先煎去燥性,白芍要炒过,避免寒性伤胃”
的提醒。
傍晚六点,车子终于抵达凉山的美姑村。
村口的玛尼堆旁,阿支举着个铜壶等,里面装着刚煮的酥油茶:“王医生,快喝口酥油茶暖身子,雪地里冻坏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