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水沟刚通开,沈文就蹲在田埂上琢磨——周地主堵水沟没成,下次指不定会用更阴的招,比如夜里来偷割麦苗,或是往田里泼脏水。
要是只靠临时应对,早晚要出岔子。
“沈小哥,要不咱们轮流守着田?”
李伯凑过来,手里还握着没放下的锄头,“我年纪大了觉少,后半夜我来盯!”
沈文摇摇头:“您身子骨要紧,不能熬夜。
再说村里壮丁就那么几个,轮流守田太耽误种地。”
他抬头看向不远处的老槐树,眼睛一亮,“有了!
咱们在田边搭个草棚,再挂两盏马灯,派两个年轻小伙白天轮班看着,夜里马灯亮着,也能吓退想搞破坏的人。”
村民们都觉得这主意靠谱,当天下午就动手搭草棚。
年轻的王小二和狗蛋主动请缨守田,两人还特意把家里的柴刀带在身上,拍着胸脯说:“沈小哥放心,只要有我们在,谁也别想动田里的麦苗!”
沈文给两人分了班,又叮嘱:“要是看到周地主家的人靠近,别跟他们硬刚,先喊人,咱们人多,他不敢怎么样。”
安排好守田的事,他才松了口气,转头又扎进麦田里——离农技评比只剩十天,他得把展示的东西准备好。
他先是把之前画的“麦芽长势对比图”
重新细化,在上面标注好不同阶段的施肥量、浇水次数,还特意加了“石灰灭蝗前后麦苗存活率对比”
,用具体数字说话。
接着又翻出《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把用到的农技方法都折好页,方便赵大人查看。
这天傍晚,沈文正在家整理资料,王小二突然跑了进来,喘着气说:“沈小哥,周地主……周地主带了个穿长衫的人去他田里,好像是从县城来的!”
沈文心里一紧——周地主肯定是去请懂农技的人,想在评比上压过自己。
他立刻放下手里的资料,跟着王小二去田边查看。
远远就看见周地主陪着一个穿青布长衫的人,在田里指指点点,那人身后还跟着两个挑着担子的随从,担子里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那人好像是县城里的农匠刘先生。”
李伯也赶了过来,小声对沈文说,“听说他懂点改良农具的法子,周地主这是想靠农具赢评比啊!”
沈文点点头,没靠太近,只是远远观察。
只见刘先生从担子里拿出一把改良过的锄头,演示给周地主看,周地主看得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得意。
“沈小哥,咱们要不要也准备点农具?”
李伯有些担心,“周地主有刘先生帮忙,咱们光靠种麦子,会不会比不过啊?”
“不用慌。”
沈文心里有数,“评比看的是能让百姓落地的农技,刘先生的改良锄头说不定好用,但成本肯定高,村民们买不起。
咱们的法子,用的都是石灰、草木灰这些便宜东西,谁都能用,官府肯定更看重这个。”
话虽这么说,沈文还是多留了个心眼。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村里的木匠铺,找到老木匠张师傅:“张师傅,您能不能帮我改一下普通的犁?我想让它更省力,还能把土翻得更匀。”
张师傅有些为难:“沈小哥,我只会做普通的犁,改良的我没试过啊。”
沈文拿出纸笔,根据现代记忆画出改良犁的草图:“您看,把犁头改成弧形,犁杆再缩短半尺,这样拉犁的时候能省不少劲,翻土也更均匀。”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张师傅越看眼睛越亮:“这法子好!
我试试,说不定真能成!”
接下来几天,沈文一边盯着麦田长势,一边去木匠铺帮张师傅改犁。
经过三次调整,改良犁终于做出来了——试拉的时候,比普通犁省力不少,翻出来的土垄又平又匀,村民们见了都赞不绝口。
“沈小哥,有了这犁,以后种地可省劲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