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沈文攥着赵大人递来的空白收益证明模板,指尖在“各村产量测算”
几个字上反复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
三天后就要开全县大会,补贴申请能不能过,全看这份证明够不够实在。
要是请村长帮忙收集数据,虽省劲,但各村账本不全,难免有误差;亲自去跑一趟,虽累,却能拿到最准的数字——毕竟去年各村的减产情况、今年改良种的长势,只有亲眼看过才心里有数。
“沈小哥,俺跟你去!”
李伯扛着装有测产工具的布包走进来,里面的木尺、记账本还带着晨露的潮气,“俺记着去年各村的旱情,能帮你核对数据,省得来回跑冤枉路。”
沈文点点头,两人当即坐上王小二赶的牛车,先往离得最近的东河村去。
东河村的王老汉早就在村口等着,手里攥着个泛黄的账本,封面写着“东河村历年收成”
。
“沈小哥,你要的数据俺都记着呢!”
王老汉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墨迹,“去年俺村一百亩地,因为土板结,亩产才一百二十斤,今年跟着你学堆肥,现在麦苗长势好,估摸着能到两百五十斤!
要是渠修通了,浇水方便,明年最少能到两百八十斤!”
沈文拿出木尺,跟着王老汉去田里量麦苗高度:“麦苗现在三尺高,比去年同期高半尺,麦穗也比去年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您这估算靠谱。”
他把数据记在账本上,让王老汉签字按手印:“有您的签字,证明才管用。”
离开东河村,两人又往西河村赶。
西河村的老张领着他们去看改良后的盐碱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比去年壮实不少。
“去年俺村亩产才一百斤,今年调了碱,估摸着能到两百二十斤,渠修通后,能引水洗碱,明年能到两百六十斤!”
老张还拿出个陶罐,里面装着去年和今年的麦种:“你看,今年的麦种比去年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千粒重都多两克!”
沈文接过陶罐,用秤称了称千粒麦种的重量,确实比去年重,当即把数据记下来,又让村里的几个老农户一起签字作证——多个人签字,数据更有说服力。
可到了北岗村,却出了岔子。
北岗村的村长是孙富贵的远房表弟,手里拿着账本,支支吾吾地说:“去年……去年俺村亩产一百八十斤,今年……今年也就两百斤,渠修不修,差别不大。”
沈文心里一沉——去年北岗村因为肥害减产,亩产明明只有一百五十斤,今年用了他教的散肥、调土法子,麦苗长势比东河村还好,怎么可能才两百斤?他刚要追问,孙富贵就从村里走出来,笑着说:“沈小哥,俺村的地本来就好,有没有渠都一样,数据没错,你就这么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