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知道你们调了石块给俺们,怕你们不够用,俺让村民拆了家里的旧墙,拉了些硬石来,还有这石灰,是俺们村新烧的,纯得很,拌土水泥正好!”
沈文又惊又喜,走到牛车旁一看,旧墙拆下来的石块虽有些棱角,却都结实,敲起来“当当”
响。
“这咋好意思,拆了你们的旧墙……”
他话还没说完,张乡绅就摆手:“旧墙早该修了,裂得都漏风,拆了正好盖新的,能帮上忙才好!
去年锈病,你们还帮俺们村救了麦,这点忙算啥!”
村民们也跟着说:“沈小哥,你别客气,以后两县互相帮衬,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沈文不再推辞,让人卸车,把碎石堆在本县支渠的土水泥旁,石灰则倒进铺了油纸的筐里:“这些石灰来得正好,下午拌土水泥就能用,多谢你们!”
张乡绅笑着说:“俺们还带了些新磨的小米,给大家熬粥喝,补补力气!”
下午,老陈带着拉石队回来了。
牛车上装满了大块硬石,壮丁们浑身是泥,鞋子上还沾着草屑,却个个笑容满面。
“沈小哥,你看这石!”
老陈指着一块硬石,“石山北坡的石质就是好,敲着没裂纹,填渠底结实得很!
俺们还拉了些碎石,够拌两天的土水泥!”
沈文让人把硬石铺在渠底,亲自用木槌砸了砸,硬石纹丝不动:“好石!
就按这个标准铺,每铺一层砸实,再撒层碎石,绝不让水流冲坏!”
周地主也来工地查看灌溉口,见工匠们用硬石砌地基,灰缝里还掺了碎稻草,满意地点头:“比俺想的还结实,沈小哥,你办事俺放心!”
说着,让人从牛车上搬下两袋面粉:“这是俺家新磨的白面,给大家做馒头吃,干活有力气!”
村民们欢呼起来,王婶立刻去附近的农户家借了灶台,和面蒸馒头,没一会儿,麦香就飘满了工地。
接下来的几天,两县支渠都顺利推进——本县支渠的渠壁砌到了一半,灌溉口的雏形己经出来,周地主每天都来查看,还主动提出让家丁帮忙搬石;跨县支渠则挖好了渠沟,铺完了底层硬石,张乡绅每天都派人来传信,说进度比预期快,月底就能砌完渠壁。
沈文每天两头跑,早上去邻县看铺石,中午回本县盯砌壁,傍晚则组织村民在草棚里总结:“今天渠壁砌得首,就是灰缝有点宽,明天得窄些;填渠底的碎石要筛一遍,别混进土块……”
大家都掏出小本子记着,连小豆子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说以后也要学修渠。
这天傍晚,沈文刚在本县支渠查完最后一段渠壁,县衙的差役就骑着快马赶来,手里拿着封烫金封面的公文,递到他手里:“沈小哥,赵大人让俺给你送这个——农政司李大人又来了信,说其他五个州县的修渠遇到了难题,有的遇着流沙地,有的缺土水泥配方,想请你去指导,下个月月初就出发,赵大人己经替你答应了!”
沈文打开公文,里面的字迹工整,写着“流沙地处理”
“土水泥改良”
“跨县渠协调”
等难题,还说五个州县的官员都等着他去传经验。
他心里犯了难——去指导能帮更多州县解决难题,让更多农户用上渠水,是好事;可本县支渠还有三分之一没砌完,灌溉口的引水沟也没挖,周地主还等着用;跨县支渠刚铺完渠底,砌渠壁时要是遇到问题,张乡绅未必能解决;而且南洼村的蓄水池还没动工,麦收后要是没水存,旱田还是会受影响。
老陈看出他的犹豫,凑过来说:“你放心去!
本县支渠俺和李西能完工,灌溉口的引水沟按你画的图挖,宽三尺、深两尺,绝不会错;跨县那边,张乡绅熟路,真遇到难题,俺们派快马给你传信,耽误不了!”
张乡绅也从邻县赶来,手里拿着跨县支渠的草图:“俺们己经学会拌土水泥了,砌渠壁的厚度也记着,你尽管去帮其他州县,俺们这边绝不让你操心!”
沈文看着两人真诚的眼神,又想起公文里五个州县的难题——流沙地要是处理不好,渠体会塌;土水泥配方不对,渠壁会漏水,那些农户也会像之前的南洼村一样,靠天吃饭。
可他要是走了,两县支渠的收尾工作、蓄水池的修建,都得往后推,村民们的期待怕是要落空。
他捏着公文,指尖微微发紧,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