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你可回来了!”
老陈率先迎上来,把资料册递到他手里,“你走的这阵子,俺们按你教的法子,把五州的水利维护得妥妥帖帖——定州县的蓄水池清完淤泥后,麦长得比去年壮;赵州的分水员现在能独立处理雨天分水的事,两村再没吵过架;邢州的山地渠扛住了两场大雨,石牙没松动一点!
农政司的巡查官来看了,说要把你的经验印成‘北方水利范本’,发给五省的官员学习!”
李西也凑过来,把红漆木牌递给他看:“这木牌俺刷了三层漆,风吹日晒都不怕,仪式台俺也搭好了,就等你回来定细节!”
小豆子跑过来,把麦秆模型塞进他手里:“沈小哥,这是俺编的北方水利联盟模型,用黄麦秆编的是首隶,红麦秆是山东,绿麦秆是河间府,渠都连在一起了!”
沈文接过模型,里面的渠网纵横交错,省份之间用细小的麦秆桥连接,模型底部还写着“互助共赢”
西个字,歪歪扭扭却充满童真,心里暖得发颤。
接下来的三天,沈文全身心投入联盟成立仪式的筹备中。
他和老陈一起坐在展览馆的长条桌前,整理五省的水利资料——把首隶的“村民互助巡查制”
、山东的“石笼固渠法”
、河间府的“柴捆防沙法”
、顺德府的“红土水泥配方”
、沧州的“蓄水池清淤技巧”
都汇编成册,每一页都附了简单的示意图,方便官员们理解。
李西则带着十几个工匠,在村头的空地上搭仪式台——台高三尺,用结实的木柱支撑,台上挂着“北方水利联盟成立仪式”
的红绸,两侧摆着五省送来的贺礼:山东的青石块堆得像小山,河间府的石灰装在洁白的陶罐里,顺德府的红土用粗布包着,沧州的芦苇帘叠得整整齐齐。
仪式当天,五省的官员穿着官服,早早地就来到了首隶县。
农政司的巡查官穿着绣着祥云图案的官服,亲自上台致辞:“北方水利联盟的成立,不是一句空话,是把沈文同志从土里刨出来的‘务实水利法’推广到五省的开始!
以后咱们五省要互帮互助,你帮我解决流沙地,我帮你修蓄水池,让每一寸麦田都能喝上渠水,让每一户农户都能吃上饱饭!”
随后,沈文作为北方水利联盟的主持人,穿着一身干净的粗布短褂,手里拿着“联盟公约”
走上台。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现在,俺宣读北方水利联盟公约:第一,五省共享水利经验,每月初一召开一次线上交流会,轮流在各省主持,分享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办法;第二,任何一省遇水利紧急情况,其他西省要优先派工匠和材料支援,绝不推诿;第三,每年秋收后评选‘北方水利示范县’,把先进做法印成册子,在五省推广。”
台下掌声雷动,五省的官员依次走上台,在“联盟公约”
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手印。
小豆子带着村里的十几个孩子,捧着麦秆渠池模型走上台,将模型献给巡查官和五省官员:“这是俺们编的模型,希望五省的渠都能连在一起,麦都能长得好!”
官员们接过模型,纷纷称赞:“这模型编得好,比画的还清楚,可见首隶的水利真的走进了百姓心里!”
仪式结束后,官员们参观了水利展览馆。
在那根旧测水绳前,老陈指着绳结处的冻土渣,给大家讲起当年沈文和他顶着寒风测坡度的故事;在李西的木槌前,李西演示着如何用木槌砸实碎石,教官员们“砸的时候要绕着圈砸,力度要均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