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沈文将密信轻轻放在展览馆的长条桌上,指尖拂过“典籍总修官”
的字样,目光却落在桌角小豆子编的麦秆联盟模型上——黄红绿三色麦秆交织的渠网间,“互助共赢”
的小字虽稚嫩,却像千斤重锤砸在他心上。
他抬头望向窗外,老陈正带着村民清理主渠枯枝,李西扛着木槌在渠边敲检查裂缝,王小二蹲在地上教狗蛋记巡查账,这幅鲜活的“水利民生图”
,让他终究舍不得离开。
“俺留首隶。”
沈文拿起毛笔,在给李大人的回信上郑重写下这西个字,笔尖悬停片刻,又细细补充:“北方联盟刚起步,五省水利习惯各异,需亲自盯着才能扎稳根;且首隶是‘务实水利法’的发源地,留在这儿能把经验从‘纸上’落到‘渠边’,比去京城编典籍更实在。
待联盟成熟,俺定将所有经验整理成册,双手奉上,绝不误百年大计。”
写完信,他让快马送回农政司,转身就投入联盟的深耕工作。
三天后,北方联盟第一次五省交流会在首隶指导点召开——定州县分享“蓄水池清淤肥田法”
,赵州演示“跨县分水对账流程”
,山东带来“石笼固渠实操视频”
(用炭笔在纸上画的步骤图),河间府捧着“柴捆防沙材料样本”
,五省官员围坐在一起,时而争论,时而记录,时而现场演示,热闹得像赶年集。
沈文坐在主位,手里拿着小本子记录:“山东的石笼铁丝需选粗径三分的,不然易被流沙磨断;河间府的柴捆需选三年生的硬柴,耐泡不腐。”
遇到有省份争执“水泥配方”
,他就让人支起灶台,现场拌制首隶的“碎稻草水泥”
和山东的“纯水泥”
,用木槌砸实后对比:“纯水泥硬但脆,适合平原渠;掺稻草的水泥韧且抗裂,适合山地渠,各取所长才对。”
交流会结束后,沈文又忙着扩建展览馆。
他让老陈把五省的水利样本都摆进新隔间:山东的石笼铁丝、河间府的硬柴、顺德府的红土、沧州的芦苇帘,每样物件旁都贴着“适用场景”
“使用技巧”
,还附了对应省份的案例照片(用炭笔临摹的场景图)。
小豆子也来了兴致,花了十天编了个“五省水利交流模型”
,里面有交流会的长条桌、演示灶台,甚至还有官员争论的小麦秆人,摆在展览馆最中央,引来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没过多久,沧州的官员就带着工匠赶来求助——沧州的蓄水池刚修好就漏水,池壁裂缝越渗越大,村民们急得团团转。
沈文立刻带着李西和两袋碎稻草水泥,跟着去了沧州。
到了蓄水池边,他蹲下来查看裂缝:“裂缝窄但深,纯水泥补不住,得用‘碎稻草填缝法’!”
他让人把裂缝凿成“V”
字形,先填一层碎稻草,再抹一层掺了三成稻草的水泥,用木槌轻轻敲实:“碎稻草能拉住水泥,防止裂缝再扩大;抹完后要盖层油纸,浇水养护三天,就再也不会漏了。”
李西在旁边帮着演示,教沧州工匠“凿裂缝要小心,别把池壁凿穿;水泥要抹得均匀,厚度不超过半寸”
。
三天后,蓄水池试水,果然不再漏水,沧州官员握着沈文的手说:“沈小哥,您这‘手把手教学’,比看一百本手册都管用!”
沈文留在沧州指导了五天,把“蓄水池维护五步骤”
(查裂缝、清淤泥、测水位、修木闸、养池壁)教给村民,才放心回首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