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福州码头的海风还裹着咸意,沈策捏着康熙的急信,目光落在“山东春旱、麦苗枯死六成”
的字句上——逃荒的百姓若等不到救济,怕是要饿毙在路上。
他转头看向林巡抚,对方正带着郑老伯检查海防巡逻队的快船,船舷上新刷的桐油还泛着光。
“福建的海防就拜托您了。”
沈策把海防细则递过去,红笔圈出重点,“一是巡逻队的两班轮换,绝不能空岗,遇海盗放信号弹后,水师要半个时辰内赶到;二是预警哨子的补发,泉州还有三户渔民没领到,今天必须送过去;三是粮船护航,让水师小船每天辰时准时出发,别让粮商等急。”
林巡抚接过细则,又塞给沈策一袋晒干的海菜:“大人,山东干燥,海菜泡汤能补水分,您带着路上吃。”
郑老伯也凑过来,手里捧着一张新画的海图:“沈大人,这图标了新发现的暗礁,您让巡逻队照着走,保准安全!”
沈策接过海图,指尖抚过上面细密的线条,心里暖了几分,翻身上马,带着两名亲兵往山东赶。
快马走了西天,途经河南许昌时,特意绕去粮库看了看——李参军正教粮库工给麦粒拌苦楝叶粉,春桃站在旁边,手里的放大镜映着阳光,仔细检查麦粒上的虫卵。
“大人!
许昌粮库没生虫,今年的麦种都留好了!”
李参军笑着迎上来,递上一碗绿豆汤,“天热,您喝碗汤解解暑。”
沈策喝着汤,听李参军说河南风调雨顺,心里稍安,又叮嘱了几句防夏涝的话,才继续赶路。
进山东地界时,热风扑面而来,路边的土地干裂得像龟壳,裂缝宽得能塞进手指。
远远就看见逃荒的百姓,有的背着破麻袋,有的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
“大人,俺们从济南来,三个月没下雨,麦苗全枯死了,家里的粮吃完了,只能往南方逃……”
一个老汉拉住马缰绳,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沈策赶紧翻身下马,从包袱里掏出麦饼和水囊,递给老汉:“大叔,别逃了,我就是来赈灾的,跟着我回济南,有粮吃!”
赶到济南时,山东巡抚孙大人己在城门口等候,官帽上沾着尘土,手里攥着一把枯死的麦苗,麦叶干得一捏就碎:“沈大人,您可来了!
济南、德州、泰安三个府都遭了旱,井里的水快干了,百姓们只能去河里挑泥水,有的喝了还闹肚子;赈灾粮只够发三天,再没粮,就要出乱子了!”
沈策跟着孙大人走进济南城郊的麦田,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揪——原本该绿油油的麦苗,如今全是枯黄的秆子,风一吹就倒,干裂的土地上,连野草都长不出来。
一个老农蹲在田埂上,双手刨着土,眼泪砸在裂缝里:“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旱的年景,这麦子要是绝收,俺们一家都活不成了……”
沈策蹲下身,摸了摸干裂的土,又从包袱里掏出一小袋粟米种子——这是他从河南带来的耐旱种子:“孙大人,当务之急是三件事:一是找水源,组织百姓挖深井、引黄河水,先保证饮水;二是补种耐旱作物,把粟米、荞麦种子分给百姓,种在麦田里,赶在雨季前出苗;三是设赈灾点,每个府设五个,按‘出工换粮’的规矩,挖井、补种的百姓,每天给半斤粮,老人孩子首接领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