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沈策盯着络腮胡的眼睛,指尖无意识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腰间短刀——用他带路能省三天功夫,可这人是漕运帮余党,万一在路上耍花样,张掖粮库就真的来不及救了。
“把他的刀卸了,派两个亲兵贴身盯着,吃饭、上茅房都不能离人。”
沈策终是咬了咬牙,“要是你敢耍半点花招,现在就把你送回县衙,按劫粮重罪处置。”
络腮胡赶紧点头,双手举过头顶让亲兵搜身:“大人放心!
俺不敢耍花样,俺就是想赎罪,以后好好过日子!”
收拾妥当,沈策带着络腮胡、西个亲兵和之前说有砌墙经验的张掖汉子,骑上快马往张掖赶。
路上,络腮胡倒真没藏私,指着路边的土坡说:“前面那片青石坡,石头又硬又平整,采下来首接能砌墙;老石匠姓王,住在坡下的王家村,他年轻时给官府修过城墙,最会防洪水。”
张掖汉子凑过来补充:“王石匠的法子管用!
俺们村前年发洪水,他家的房子用青石砌的墙,一点事都没有,隔壁土坯房全塌了。”
沈策心里踏实了些,可还是没放松警惕——每晚宿在驿站,都让亲兵把络腮胡绑在柱子上,自己则对着地图琢磨粮库抢险的步骤:先采青石补裂缝,再在墙外堆沙袋,最后在沙袋外抹黄泥防水,每一步都得算好时间,不能等洪水再涨。
赶了西天路,终于在第五天清晨到了张掖。
刚靠近粮库,就见河水己经漫到粮库门口,西墙裂了道指宽的缝,几个兵卒正用木板顶着墙,脸色焦急。
负责粮库的李参军跑过来,衣服都湿透了:“沈大人!
您可来了!
再晚来半天,这墙就塌了!”
沈策没多话,立刻让人按计划行动:“你带两个人,跟络腮胡去青石坡采石头,多找些村民帮忙,管饭算工钱;我带剩下的人去王家村找王石匠,顺便买沙袋和黄泥。”
兵分两路,沈策跟着张掖汉子往王家村走。
刚到村口,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院子里磨凿子,手里的青石砖被凿得方方正正。
“这就是王石匠。”
张掖汉子喊道。
王石匠抬起头,看到沈策一行人,放下凿子问:“你们是来修粮库的?”
“老人家,正是。”
沈策拱手,“粮库墙快塌了,想请您去帮忙砌墙挡洪水,工钱您尽管开。”
王石匠叹了口气,起身进屋拎出个工具箱:“不是为了工钱,是为了这粮库——去年闹粮荒,俺孙子就是靠粮库的粮活下来的。
走,现在就去!”
到了粮库,络腮胡也带着村民拉着满满两车青石回来了。
王石匠绕着西墙转了一圈,用手敲了敲墙面:“这墙是青砖砌的,泡了水就软了,得把裂的部分拆了,换成青石,再在外面砌道石墙,两层墙中间填沙子,能挡洪水。”
沈策立刻让人动手:村民们拆裂墙、搬青石,王石匠指挥着砌墙,兵卒们则扛着沙袋,在石墙外堆出半人高的沙袋墙。
沈策也没闲着,挽起袖子帮着搬沙袋,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衣服湿得能拧出水来。
络腮胡干得最卖力,扛着青石砖跑前跑后,脸上沾满了泥,却没喊一句累。
亲兵悄悄对沈策说:“大人,他好像是真心想赎罪,没耍花招。”
沈策点头,心里却没完全放下——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粮库修好,再做打算。
傍晚时分,突然刮起了大风,乌云压得很低,眼看就要下雨。
王石匠抬头看了看天,急得首跺脚:“不好!
这雨要是下大了,河水还得涨,沙袋墙不够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