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杭州粮政署的窗棂上还沾着晨露,沈策捏着那封从温州递来的急信,指尖反复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信纸边缘——信纸边角被海风吹得发卷,上面“倭寇焚粮船、宁波粮库危”
的字迹还带着未干的墨痕,甚至能闻到淡淡的海盐味。
他抬头时,目光扫过署内挂着的江南三省粮道图,手指落在“温州浅滩湾”
的标记上:“胡二兄熟漕运,可倭寇既劫船又窥粮库,需水师、兵卒、护粮队协同,单靠他一人,怕难兼顾浅滩伏兵与粮库防守。”
厅内众人顿时静了下来。
陈松捧着刚整理好的《三省粮政新法细则》,眉头微蹙:“沈大人若亲去温州,杭州这边新法推行的协调工作……”
“我留杭州!”
李默立刻接话,他刚从苏州赶来,袖口还沾着查粮囤时的麦糠,“江苏的小粮商己查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交给副手即可,我来帮陈主事盯新法推行,遇着地方官推诿,先记台账,等您回来定夺。”
李参军也点头,手里的《粮库虫灾防治册》翻到“江南潮湿地区特辑”
那页:“安徽粮库加固己完成六成,剩下的我盯着,保证每囤粮都插上防虫药包,绝不误事。”
沈策心里一暖,指尖在令牌上敲了敲:“既如此,分工便定了——陈主事主理新法条文解释,李默兄协调地方官配合,李参军督安徽粮库收尾;我带二十精锐兵卒去温州,胡二兄随我同行,管漕运与浅滩测礁;温州知府需提前备水师快船,在码头接应。”
胡二立刻拎起墙角的探礁竿,竿子上还缠着西北黄河的水草,他咧嘴一笑:“沈大人放心,俺这竿子在黄河能探暗礁,到江南浅滩更管用,保证粮船走得稳!”
快马赶路的三天里,沈策与胡二常趁歇脚时聊江南漕运的差异。
“西北黄河水急,暗礁多在河心;江南浅滩不一样,暗礁藏在水底沙里,退潮时露一点,涨潮全没了,最是骗人。”
胡二蹲在驿站门口,用树枝在地上画浅滩地形,“浅滩湾那地方俺早有耳闻,航道窄,两边是崖,正好设伏,就是得测准涨潮时间,不然拦船索会被水漫过去。”
沈策点头,让亲兵提前给温州知府送信,让他派熟悉潮汐的渔民来协助。
抵达温州码头时,夕阳正把海面染成橙红色,可码头上的景象却让人心里发沉——三艘粮船歪歪扭扭地泊在岸边,船板被烧得焦黑,露出里面的朽木,粮袋的碎片漂在海面上,被海浪冲得七零八落。
几个穿着补丁衣服的村民蹲在码头边,捧着沾了海水的麦粒哭:“这是俺们过冬的粮啊……被倭寇抢了,还烧了船,可怎么活啊!”
温州知府匆匆赶来,官服上沾着海风带来的沙粒,脸色比码头的焦木还沉:“沈大人,倭寇己连抢三回,每次都选傍晚——那时粮船刚进浅滩湾,走得慢,他们驾着小快船冲过来,抢了粮就往东南小岛跑。
水师追了两次,都栽在浅滩里:第一次大船吃水深,差点触礁;第二次追进小岛群,倭寇钻巷子跑了,咱们的船转不开身。”
沈策蹲下身,捡起一块焦黑的粮袋碎片,指尖能摸到残留的麦麸,又摸了摸岸边的泥沙——沙粒细腻,混杂着贝壳碎屑,是典型的浅滩泥沙。
“倭寇的船多大?吃水多深?”
“都是小快船,长不过五丈,吃水不到三尺,能在浅滩里随便转。”
知府补充道,“咱们的水师快船吃水得五尺,进不了浅滩湾最窄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