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的法子补堤坝:先在垮塌处埋上粗木当桩,再用碎石填缝,最后抹上石灰泥浆(石灰能让泥浆更结实,防雨水冲刷)。
附近的百姓听说修漕道,也主动来帮忙——一个叫张老汉的村民,带着儿子扛着锄头来挖泥;几个孩子提着水壶,给工匠和漕帮兄弟送水:“叔叔,喝口水再干!”
清淤的过程最费力——漕道里的泥又稠又重,一筐泥得两个人才抬得动,漕帮兄弟的衣服很快就沾满了泥,却没人喊累。
沈策也加入进来,帮着抬竹筐,泥水流进袖口,冻得胳膊发麻,却还是咬牙坚持。
到了晚上,胡二让人在岸边架起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吃干粮,有的还哼起了漕帮的号子,歌声在漕道上空回荡。
第三天中午,漕道的泥终于清得差不多了,堤坝也补好了大半。
可就在这时,负责调木材的亲兵跑过来:“大人!
周边州县的木材不够了,还缺二十根粗木,补不了剩下的堤坝!”
沈策皱起眉头,转头看见张老汉正拿着一根粗木锄柄挖泥,突然有了主意:“去苏州的旧粮囤拆木梁!
那些旧梁木结实,正好能当堤坝的桩!”
胡二立刻带人去拆旧粮囤,没一会儿,二十根粗木就运来了。
工匠们赶紧把木梁埋进堤坝,抹上石灰泥浆,到了傍晚,垮塌的堤坝终于补完了。
漕帮兄弟推着木板铺在漕道里,胡二跳上一艘粮船,用竹篙撑着船试了试——船稳稳地往前驶,没再陷进泥里。
“通了!
漕道通了!”
胡二激动地喊起来,漕帮兄弟和百姓们也跟着欢呼,张老汉抹了把眼泪:“沈大人,这下有粮吃了!”
赈灾点的粮也及时运到了,百姓们排着队领粮,张老汉的孙子捧着刚领的麦粒,跑到沈策面前:“大人,这麦粒真好看,俺娘说能煮粥喝!”
沈策摸了摸孩子的头:“快回去煮粥吧,以后粮船会常来,再也不用怕没粮了。”
就在沈策准备写奏折汇报漕道修复进展时,亲兵捧着两封急信跑进来:一封是浙江巡抚寄来的,说“浙江杭甬漕道也被暴雨冲垮,粮船滞港,宁波百姓己断粮两天”
;另一封是康熙的亲笔信,写着“各省粮官己在京等候半月,明年粮政需定调,你漕道修完后即刻回京,不得延误”
。
沈策捏着两封急信,心里犯了难——去浙江修漕道,能救宁波百姓,避免江南粮运再出岔子;可康熙催着回京议明年粮政,各省粮官己等了许久,若再耽搁,明年的粮储规划怕要推迟,影响全国百姓的生计。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
】A.先赴浙江修漕道救宁波,再回京议明年粮政B.先回京议粮政定规划,派胡二带修漕细则赴浙江——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