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您可别对我这么客气,您是我婆娘的恩人就是我的恩人,我能办到的,必然万死不辞。”
两人约定了几日之后过来拿后,岳展就走出了李铁匠铺子。
刚走了十几步,迎面就见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妇人。
她穿着一身葛布粗衫,皮肤偏黄,略显疲惫,头发像是随手一挽,斜插着个木钗,耳边有几缕头发散落下来,有些凌乱,手里拎着个食盒。
就见她往李铁匠的铺子里拐进去了。
这就是李铁匠的婆娘呀?怪不得看着怪眼熟,这不就是当年赖着岳辛非让岳辛娶她的姑娘吗?
这两口子有意思,一个恩将仇报,一个知恩图报,这搭伙过日子,不知道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喽。
不过这些不是他该关心的了。
没过几天等他再去的时候果然见到了已经做好的暗器。
他打开看了看袖箭制作精良,箭簇冒着冷光,锋利无比。
而那暴雨梨花针,更是技艺精湛,不愧是大师做的。
他连连点头,口称满意,掏银子也爽快,那李铁匠却说太多了太多了,不需要这么多,只需要材料费就行,怎好收恩人这许多钱呢!
这还真是个实诚人,“李大哥,你别推辞了,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点银钱是我的一点心意,并不多,出去我出这个价都不一定有匠人接这个活,你能接下来本身就帮了我,你要再推辞,下回我怎好再来麻烦你。”
李铁匠见他这样说,就没有再推辞,只得收下银子,让他下次尽管来就行云云……
第83章 游学遇险时间真是不禁过,未……
时间真是不禁过,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
庆明二十年秋,是众人准备游学的日子。
说到这游学,孔子是游学的鼻祖,从孔子带着弟子游学开始,游学之习就蔚然成风。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大魏朝,游学就是获取讯息学以致用的最佳方法,这个时代的游学是寄情山水的过程中,穿插着拜师访友。
在游学中交友,在游学中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游学自古以来就是高端消费,在大魏朝同样是奢侈消费,这么多人一路上的食宿,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普通家庭仅靠着微薄的收入很难供得起这游学的支出。
而作为岳麓书院的学子,他们是幸福的,书院专门设了一笔款项用于游学支出,普通学子仅需要自己出少少的一点银钱就可以跟随夫子周游四方。
但是即便这样,每个人也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行囊。
他们早在出发前很久就将要游学准备的行李收拾停当。
干粮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将锅灶一起带上,生米也要带着,走到哪里就烧火煮饭,自力更生。
除此之外,御寒衣服也必不可少。
虽然这是秋天,秋高气爽,但是早晚已经有些凉了,若是再下上一两场秋雨,那就要添置衣物了。
学习资料,笔墨纸砚更是不可或缺,还要准备足够的盘缠以备不时之需。
林林总总,到出发时每个人的行囊都鼓鼓囊囊的。
幸亏书院提供车马,不然让他们扛,他们可扛不了这许多。
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霍霍向游学。
而游学的名单也是提前拟好的,学生报名,书院经过筛选,留下九个名额。
大家多是像岳展这样刚考上秀才功名,离着乡试还有三年时间,也有对会试没有把握,觉得自己火候尚浅,想要再历练历练的举人。
当然这次一起出行的也有他的好友岳承霄和秦文韬,他知此行凶险,但是好说歹说都无法劝退二人。
用他二人的话说,
“你这是想背着我们游学,独自快活?那怎么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想也不要想!”
急得岳展抓耳挠腮,捶胸顿足,一无用处。
得,都是大爷,去吧,去吧,好兄弟就是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回好了,同生共死吧!
这天天高云淡,露冷风清,清晨的露珠还凝结在草尖,晶莹剔透时,岳麓书院门口已经停着三辆马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