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只要设备联网,就会无意识接收碎片信息。
等到积累足够多的片段,自动拼合成完整叙事。”
“这等于发动一场全球范围的潜意识战争。”
“不。”
徐川望向窗外茫茫雪原,“这是唤醒沉睡的共鸣。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公正的渴望,只是被层层谎言压住了。
我们所做的,不过是轻轻掀开一角。”
数日后,奇异现象在全球各地发生:
东京上班族发现手机导航语音偶尔夹杂一句低语:“1999年科索沃战争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巴黎地铁广告屏在凌晨三点闪现一行文字:“你相信的‘常识’,有多少是精心设计的认知牢笼?”
巴西足球赛直播中,观众席某块横幅上的图案经AR识别后,竟是一段动态时间线,展示IMF贷款如何导致拉美国家经济崩溃。
更不可思议的是,加州一所高中计算机课上,学生编写的人工智能助手突然主动提问:“老师,为什么教科书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联合国inspectors却从未找到证据?”
这一切都没有明确来源,也无法追踪源头。
仿佛整个文明系统本身开始自我质疑。
唐尼终于下达最后命令:“全面启用‘零信任架构’,封锁所有非官方认证的信息源,包括学术期刊、独立媒体、甚至私人通信加密协议。”
然而,禁令反而加剧了反抗。
德国科学家团体发表公开信:“若知识必须经权力批准才能存在,则科学已死。”
印度程序员发起“开源黎明”
运动,创建完全去中心化的知识共享网络。
就连美军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多名基层情报官匿名透露,上级曾多次篡改战场评估报告以迎合政治需求。
徐川站在西伯利亚基地的发射塔前,看着最后一波短波信号射向电离层。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只要还有人愿意追问,就会有人试图掩盖;只要还有权力贪恋控制,就会有新的“凤凰理事会”
诞生。
但他也明白,胜利并不在于彻底消灭敌人,而在于让更多人学会识别黑暗的形状。
夜幕降临,极光再次照亮天际。
他打开父亲留下的老式收音机,调至一个古老频段。
沙沙噪音中,一段微弱却坚定的声音缓缓传出:
>“这里是自由之声。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是1973年智利政变前夕,一位电台工程师如何用最后一分钟广播,告诉全国:‘不要相信明天的报纸,因为今晚之后,真相将被抹去。
’”
徐川微微一笑,轻声回应:
“前辈,我们听见了。”
然后,他按下录制键,将这段广播转存至新的磁带。
标签上,他写下四个字:
**【火种永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