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悄悄植入欧洲多国教育系统的教师培训平台。
当第一位芬兰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时,教室里的学生集体出现了剧烈头痛症状。
医学检测发现,他们的脑电波呈现出典型的条件反射紊乱特征??正是长期接受“认知免疫”
训练的结果。
消息传开,北欧五国联合宣布暂停所有类似课程,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紧接着,加拿大、澳大利亚家长团体发起抗议,要求公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背景。
就连美国本土也开始有心理学家撰文质疑:“当我们教孩子‘不要轻信阴谋论’时,是否也在剥夺他们质疑权威的能力?”
唐尼得知此事时,正在查看一份新情报:国际刑警组织已正式立案调查“凤凰理事会”
涉嫌跨国操纵舆论的行为,首批发出逮捕令的对象中,赫然包括哈罗德?克莱恩和那名退役上将。
他站在窗前,看着白宫草坪上飘落的第一片秋叶。
他知道,自己输得并不冤枉。
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控制,而对手选择了信任??信任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信任个体对公正的本能感知,信任哪怕最微弱的声音,也能在合适的时刻激起回响。
同一时间,徐川正坐在西伯利亚基地的图书室里,翻阅一本泛黄的手稿。
那是父亲年轻时参与“自由之声”
广播时写的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
>“有一天,他们会切断所有的频道,封禁所有的文字。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还有一个人愿意讲出来,火种就不会灭。
我们要做的,不是战胜黑暗,而是确保总有人敢点亮灯火。”
门外传来脚步声,科尔兹诺夫拿着一份刚解码的电报走进来。
“南半球传来反馈。”
他递过纸条,“阿根廷一所监狱的看守,偷偷用收音机录下了我们的广播,然后放给囚犯听。
据说,听完后,全体犯人集体绝食,要求狱方提供真实历史教材。”
徐川低头看了看手表,正好是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
他站起身,走向录音室。
今天,他要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关于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那个夜晚,一位值班记者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将摄像机藏在尸体袋中带出战区,只为留下一段未被剪辑的画面。
他戴上耳机,调整麦克风距离,深吸一口气。
“这里是自由之声。”
他说,声音平静而坚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按下录制键的瞬间,基地外的发射塔再次亮起幽蓝光芒。
那一束无形的电波穿过厚重云层,借助电离层的折射,悄然滑向太平洋彼岸。
在加州洛杉矶的一间地下室里,一名熬夜写论文的大学生突然听见电脑音箱发出一声杂音。
他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回头看了眼正在播放白噪音助眠的应用界面??本该寂静无声的音频波形图上,竟出现了一段规律的脉冲信号。
出于好奇,他将其导入声谱分析软件。
图像逐渐清晰:那是一串摩尔斯电码。
破译后只有五个字:
**“他们骗了你。”
**
少年怔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