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讲赵鞅是如何最终确立嗣子赵无恤的事。
历史得推回至公元前501年,这一年对赵鞅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饱受压制的赵氏家族终于迎来了晋国中军将范鞅逝世的好消息。
智跞担任中军将,赵鞅为中军佐!
晋国六卿领导班子妥妥的第二把交椅,赵鞅,终于将要开启他强悍的人生了。
赵氏家族这面大旗在自己手里,不但不能再继续被其他家族欺压,还要崛起于晋国家族之林,一定要成为晋国第一世家。
赵鞅暗自发奋。
所以,赵鞅努力工作,勤奋履职,而且他还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
赵鞅是一位强势的赵氏家族宗主,要全面振兴赵氏家族,他必须考虑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残酷权力斗争。
残酷的权力斗争,那便是赵氏家族与中行氏、范氏这两大家族在长期积聚矛盾基础上,迟早有翻脸的一天。
赵鞅必须作好全面准备!
这其中的一个准备,便是赵氏家族接班人的问题。
这是每一位英明的家族宗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令赵鞅郁闷的是,他对于自己的五个儿子,貌似都不是很满意。
早早被认定为接班人的是嫡长子赵伯鲁,但他貌似是一碌碌之辈。
赵伯鲁的其他同母兄弟,即赵鞅的其余四个嫡子,也没有一个能入了赵鞅法眼的。
至于妾室陪房大丫环所生的儿子们,即庶子们,赵鞅几乎从来都没有好好看过一眼。
毕竟,庶子的身份低下,不可能接班。
赵氏家臣则出了大量的牛人,如董安于、阳虎、周舍、扁鹊等等,我们都介绍过了,还有一位,便是相师姑布子卿。
姑布子卿本就是心思缜密之人,他非常清楚赵鞅的隐忧。
自己的主公,一直在纠结今后赵氏家族接班人的问题。
作为家臣,为主分忧,责无旁贷。
姑布子卿也不看好那位纨绔子弟赵伯鲁。
但姑布子卿不能直接干涉赵氏家族内政,不能张着嘴就对赵鞅说:主公,赵伯鲁不行。
那是妥妥的自撞南墙的节奏。
但姑布子卿有自己的办法。
这办法当然就是姑布子卿有拿手好戏---相面。
在姑布子卿看来,赵鞅的众多儿子中,嫡子们确实是纨绔了,倒是庶子中有几个是有出息的。
其中最有出息的那个,便是赵无恤。
他看着赵无恤出生,知道赵无恤因为母亲是来自翟国的赵鞅从妾,从而在诸子中是一个名分最低、在赵鞅眼里根本没有半点地位的庶子。
逆境使人奋进,出身不佳使赵无恤自少年起就非常努力,用功读书,勤于练武,与众不同。
姑布子卿看着这位敏而好学胆识过人的赵无恤茁壮成长,非常高兴。
他决定,只要有机会,自己一定帮助赵无恤成为赵氏家族宗主。
赵鞅对儿子们的要求是高的,有一次,他命人将赵氏家族族规抄写于竹板。
然后,赵鞅将儿子们叫来,人手给一块写着赵氏家族族规的竹板,叮嘱儿子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族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最后,赵鞅严肃对儿子们道:“不许偷懒,过几天老子要亲自考核!”
众儿子们哪个敢不从命?一时,赵府上下兴起了一股学习族规之风。
但中军佐赵鞅实在太忙,居然对自己曾经说过要考核儿子们关于族规的学习情况忘了!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三年后,赵鞅突然想起这事,那就补上这个考核吧。
赵鞅下令召集儿子们,要求逐个背诵赵氏族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