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冉蕙娘站在一旁,她早就放弃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也完全明白了李太后的心思,李太后根本就没有扶她上位的打算,只是让她跟王皇后打擂台,让王皇后更听话一些。
显然,失败得非常彻底。
一个基本事实:宫斗上位的李太后,决不允许亲儿子的后宫真的乱起来,不可能扶她上位。
冉蕙娘也不得不承认,相比较喜欢溺爱孩子的她,王皇后教育孩子,真的很厉害。
朱常潮其实非常不听话,但在王皇后面前,乖得跟个鹌鹑一样。
“大将军还有三日就到了。”
朱翊钧在行宫闭门不出,等了十二天的时间,戚继光已经带领京营两万七千众,六个步营、一个骑营、一个车炮营,抵达了扬州府,三日后,就可以顺利驻扎在松江府大营。
等大军到了,朱翊钧才算是正式开始了今年的松江府驻跸,这段时间,算是朱翊钧休假时间。
朱翊钧其实一直在等一些意外发生,比如谋反、比如冲击行宫、比如行宫着火等等,但他等了十二日,都没等到,戚继光大军抵达之前,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三天,朱翊钧希望这三天,发生点什么,来促进政令的推行。
但这三天,是风平浪静的三天,一直到戚继光军兵通过了黄浦江大桥,依旧是什么都没发生。
看起来是机会,也有可能是陛下在钓鱼,钓那些藏在水底下,蛰伏起来的野心之徒。
野心家是有野心,又不是傻子,皇帝有点难杀,这是公认的事实,还不如再等等,至于等什么,野心家其实在等皇帝怠政。
皇帝怠政,机会就会多起来,皇帝如此勤勉,做什么都是徒劳。
戚继光率领剩下京营到了之后,朱翊钧开始频繁的接见朝臣,处理起了各种政务。
皇帝这次驻跸的头等大事,应天府、杭州府、扬州府、徐州府、常州府、苏州府六府之地,要推行一条鞭法。
松江府试行一条鞭法足足十一年之久,大明充分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后,才在这六府再次推行一条鞭法。
这六府,也是完成了还田的六府,一条鞭法施行的条件,除了白银堰塞、初步完成商品经济蜕变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还田令得到了执行。
生产关系不改变,一条鞭法没有施政条件。
朱翊钧召集了内阁大臣张学颜、侯于赵,兵部尚书梁梦龙、松江巡抚李乐、应天巡抚王希元等臣子,还把元辅张居正、大将军戚继光叫到了行宫内,讨论关于一条鞭法的推行。
朱翊钧示意诸臣落座,才面色严肃的说道:“一条鞭法,自嘉靖九年桂萼首要提出至今,已经有六十四年之久,当年桂萼在《任民考》中提出一条鞭法,遭到了杨一清等人的反对,最终桂萼致仕,草草收场。”
“这六十四年来,大明尝试了数次,万历九年,朕下旨试图在南衙等地推行一条鞭法,步子有点大了,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只在松江府试行。”
“失败了六十四年,十一年试行至今,我们终于搞清楚了一条鞭法的实行条件,六府已经满足,以圣旨抵达之日算起,在六府推行一条鞭法。”
朱翊钧简明扼要的回顾了一条鞭法的历史,六十四年,写满了失败,十一年试行,跌跌撞撞,总归是总结出了足够的经验,可以行动了。
“一条鞭法,不仅仅是内政,还是外交。”
张居正抿了口茶,也是感慨万千的说道:“万历九年,臣还是想简单了,忽略了白银流入对一条鞭法的影响,这些年,大明通过征伐倭国、开辟海外总督府、环太商盟等等手段,终于稳定了白银的流入。”
大明不能自己生产白银,大明现有的白银,无法满足贸易的需要,无法满足白银内循环的需求,导致一条鞭法执行,受到了海外白银流入的影响,这是当初张居正忽略的一点,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好在陛下是个不太爱面子的人,看事不可为,几个月后就收回了成命,政令没有真正的推行。
“阻力很大。”
张学颜言简意赅。
地方财政收入集中在田赋上,田赋因为天变减税,就开始集中到了劳役之上,而一条鞭法的核心,就是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编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用劳役给银雇佣。
推行一条鞭法,意味着堵住了用劳役增加地方财政的可能,地方的反抗,就是阻力的主要来源。
朝廷和地方的博弈,央地矛盾已经贯穿了数千年之久,绝非一条政令、一纸圣旨就可以推行的。
当下大明朝廷的情况,已经形成了内重外轻的事实,就是朝廷税赋远大于地方。
内重外轻,极大的加重了朝廷的权威性,这也是万历维新能够成功的关键,但内重外轻的局面,会逐渐演变成为内外失信,到了内外失信,大明财政体系将会彻底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