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
后面的字迹时断时续,记录着她在师门受辱、被诬陷、流放的过程,却没有一句怨毒之言。
反而在最后一页,她写道:
**“若有一日我不得不死,请让我的死成为终结,而非开端。
不要为我立碑,不要唱复仇之歌。
若有人真心怀念我,请教孩子识字,种花,弹琴,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值得温柔以待。”
**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纸上,晕开了墨迹。
阿萝抱着日记本哭出了声:“他们怎么敢?怎么敢把这样一个女人,变成复仇的符号?”
苏晚晴擦干眼泪,将日记小心收好。
“正因为她是如此纯净,才最容易被扭曲。
黑暗最喜欢吞噬光明,然后打着光的旗号继续作恶。”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窗外渐亮的天际。
“现在,轮到我们夺回她的名字了。”
三天后,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行动悄然启动。
凌晨三点,东八区的教师们在教室点亮烛光,带领学生低声诵读《姜璃传》原稿;
清晨六点,非洲支教志愿者在帐篷里播放《记得》纯音乐版,伴着晨曦讲述那个雪中女子的故事;
上午十点,欧洲留学生团体在广场集体默哀一分钟,随后齐声朗诵日记片段;
下午五点,南美雨林中的医疗队借卫星信号连线国内,直播讲述“忆璃花”
的象征意义……
同一时刻,全球十七个国家、三百二十八个城市,逾十万参与者完成了这场“千人共忆”
。
而在网络上,一股清流悄然涌动。
原本充斥着“血债血偿”
“清算三代”
的论坛首页,突然出现大量新帖:
《我母亲曾是迫害者家属,但我今天第一次读到真实的姜璃》
《我在监狱做心理辅导,昨天一个囚犯听完《记得》后哭了》
《我爷爷参与过当年运动,我一直恨他。
但现在我想告诉他:我们可以选择不一样》
数据监测显示,《记得》的原始旋律在全球音频平台播放量激增三百倍,而被篡改的“复仇版”
则持续下跌。
心理学专家发布报告称,连续七日聆听原版歌曲的人群,焦虑指数下降41%,共情能力提升显著。
然而,就在第七日午夜,异变突生。
西北昭宁祠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监控画面显示,那尊黑色石像的眼眶竟渗出暗红液体,嘴角缓缓上扬,形成诡异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