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180190(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这份经历使他熟悉了艾德里克·曼森直流系统的核心结构,也正是在那里,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用交流电传输电力,在理论上不仅可行,而且效率更高。

然而没人听他解释这些。

特兰斯基的法语不够流利,性格也不讨喜,经常因为太投入设计工作而忘记出席例会。

他的设想被当成幻想,他的草图被束之高阁,于是他决定前往联邦,去找艾德里克·曼森本人,试着用更流利的联邦语、更多的耐心,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他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接纳,也不清楚这封介绍信的分量究竟如何,这一年他二十八岁,带着一种年轻工程师特有的固执和天真,相信只要理论够严密,总会有人理解他。

可惜联邦并没有给尼科·特兰斯基预留席位。

在曼森的机械厂里,他被分到夜班车间,替人记录灯丝寿命与整流器的温度变化,直流系统的铜线缠绕在他脚边,空气因蓄电池的酸雾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他每天清晨七点下工,再拖着浸满石墨灰尘的外套,回到下东区仅能容身的小房间。

是非常有时代特色的牛马中的一员。

仅仅工作了六个月后,尼科·特兰斯基就辞职了,理由很简单:工资太低。

他提出加薪,老板不同意,还说什么“你不干,有的是移民愿意干”

,因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特兰斯基决定不再做工贼,停止向资本家出卖体力。

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是,在这段最寂寥的时日里,某种比交流电更加怪异的念头闯进他的脑海——

最初,是一份勘测报告。

一位联邦的工程师前辈从西部铁路沿线带回了几张纸页,上面记录着夜间电报线路的失真情况:在科罗拉多高原,一段接地良好的电报线反复出现无规律的高压脉冲,最高读数足以熔断安全电阻,而同类故障在东部从未见过。

数日后,他又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句轻描淡写的边栏新闻:

“科罗拉多泉附近的矿工声称金矿‘会唱歌’,铁锹触碰岩面时能听见低沉的嗡鸣。”

还有许许多多的零碎信息,像磁屑被吸引向磁心般汇聚成一个危险而绚丽的猜想——也许在这块大陆深处,潜伏着某种尚未归类的自然能量,它既不是静电也不是化学,就犹如奇幻故事中的魔法一般,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去掌握。

尼科·特兰斯基把异常脉冲的数据抄进笔记本,深夜在廉租屋的书桌上搭起简陋的谐振线圈,结果木头地板被实验火花点着了,隔壁房客尖叫着冲出房门,第二天,房东就递来驱逐通知。

无法向任何同事解释、也没能在工作中交到朋友的特兰斯基只得去寻求法律上的庇护。

律师马丁·柯蒂斯,一位专为小发明人跑专利案的年轻律师,就在这时冒了出来,成为他在联邦的唯一伙伴,两人凑出微薄积蓄,又以“可能的地质能源专利”

说服了几名投机客,终于在1884年年末踏上了西行的火车。

列车驶过堪萨斯草原时,天降大雨,特兰斯基站在窗边凝视云层中穿梭的闪电。

他确信有些东西正在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

抵达科罗拉多泉时,正值深秋,两人租下一块靠近铁路的空地,搭建起了一座小屋作宿舍,旁边竖起约二十米高的松木塔杆,以挂设线圈和集电球。

律师马丁·柯蒂斯把这块地方草草命名为“实验站一号”

当地早报花了大篇幅描述这位东岸来的怪人,并附上了几句诸如“疯子”

、“异想天开”

之类的嘲讽。

工程师对他的态度也褒贬不一,有些人认可他的学识,有的人则称呼他为异教徒。

丹佛-普韦布洛线的电报主管是难得态度友善、且相信尼科·特兰斯基具备真才实学的人之一,安全局能把这样一个珍惜生物揪出来,是因为他的姓名和职位出现在了特兰斯基的回忆录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甭管正不正经,写回忆录真的很有用。

李维正是在这样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节点上出现的,电报主管理智上其实不太信任他,然而又觉得李维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

他显得坚定、冷静、无所畏惧,仿佛身处逆境,但又对这个世界抱有充足的信心,铺天盖地的灾难在他身后追赶,却始终慢他一步。

这种人只要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总会成功的。

所以主管决定帮他一把。

他叼着烟敲了敲律师马丁·柯蒂斯家的门:

“马丁!

有人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香江王朝我能提取熟练度五零福妻有空间朕就是亡国之君神宠进化我能进入仙侠世界我有一剑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九天神王玄天武帝科技炼器师快穿之反派又被宿主拐跑了他看见你的声音帝之至尊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逍遥梦路修真世界的家生子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第九特区轻狂小毒妃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晚唐浮生一人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