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明明身体很难受,却不闭眼休息,只固执地盯着他看,为的是等他一个回复。
霍青山没有问她非要坚持留在这里的原因。
昨天夜里,他从洞里出发之前,打了个野战电话到团指,询问后方有无翻译储备力量可以立时补充到前线。
那边给出的回应并不叫人意外——暂无可补充人员。
霍青山想也能想得到,只是终归抱了一丝侥幸心理。
一直以来,由军事与政府体系内输送出的翻译人才,不仅综合素养有可靠保障,政治背景也清白过硬。
但这类人才的缺点在于数量实在有限。
以外交部为例,其首要职责是保障各类外事活动的正常运转,能调配的人力本就十分紧张。
至于其他可选路径,无论是从高校教师中抽调,还是从归国华侨、边民里筛选,都存在明显弊端。
暂且不论这类群体的素质本就参差不齐,即便具备语言能力,绝大多数人也存在其他方面的短板。
单就时效性而言便是个大问题:培训周期长,政审调查流程繁琐,最终能通过层层考核留下来的比例并不高。
这直接导致向前线输送翻译人才的效率,远跟不上前线伤退空额的补充需求。
再退一步说,任何领域能达到顶尖水准的人必然是极少数,而战地翻译工作的专业壁垒又格外高。
一位得心应手的翻译员对于一整个前沿阵地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但这样的人才注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孟呦呦是一双得力的翅膀,这无可争议。
当下又正值两军对峙最为关键的时期。
夺下阵地,是一回事,能不能守得住,却是另一回事。
看似占据战线主动权的优势背后,他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在防御体系尚未稳固的阶段,阻挡住敌方一波又一波出其不意的冲击。
近些天来那些小打小闹的袭扰,不过是敌军探底的前戏。
要知道,战后的7-10天一贯是敌军组织大规模反扑的高发期,这才是最需要警惕的时刻,容不得半点松懈。
把翻译员撤下来!
那么关键的一个观察所,只留一个刚上任一周的新人蛋子,一旦错失了情报和先机,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个道理霍青山怎么可能不明白。
战场有多残酷?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一清二楚。
见他迟迟不做声,躺在床上的孟呦呦再一次开了口,声息虚弱道:“霍青山,我们是一样的。”
相爱过的人是不是都会遗留一些难以言明的默契,时不时冒出来那么一下,比如此刻,霍青山几乎是瞬间就听明白了她这句没头没尾的话。
记忆被眼前这张脸庞拉回到那晚的洞穴里,他浑身湿透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她守在旁边又慌又怕、哭成了泪人,临昏迷前一秒他还在恳求她:“呦呦,求你,别放信号弹,我不想放弃。”
而现在,她告诉他,我们是一样的。
能一样吗?霍青山在心里自问。
最起码,这一切成立的前提都得建立在她还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霍青山不认同地皱眉,话语里亦带着明显的不赞同:“你现在这个样子,留在监听站还有什么……?”
话说到一半却又截住,估计是怕刺到她的逆反心理,临时换了种表达:“呦呦,盲目逞能毫无意义。”
他的语气越发的温和,循循劝导:“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电台监听这种高精度属性的工作,继续待在这里也无济于事。
我问过观察所的卫生员了,你现在耳道的感染情况很不乐观,长久这样白白耽误下去,会有致聋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