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十一月被称为冬月,从下旬开始,人们就开始为腊月和新年做准备了。
迎岁之市,乃是迎接新年的集市,开市的时间是十一月十五日左右。
所谓迎岁,即迎接新年。
此时市集会异常热闹,人们开始购置年货,此市正指向十一月中旬这个承前启后、充满期待与忙碌的节点。
想来也是陈叔迫不及待想早些见她了。
时值初冬,京城已是霜严雪瘦的时节。
宁府杏雨轩外,几株老杏的枝桠在寒风中勾勒出疏朗的骨相,宛如张萱画作里的淡墨线条。
窗下林立衡赠来的残菊犹抱香枝,暗金花瓣上凝着清晨的薄霜,风过时便簌簌落下些许金粉。
苏锦书自打收到信件后,整日眉眼间都漾着春水般的笑意,连带着杏雨轩的炭火都似乎比别处暖上三分。
她心下再清楚不过,那封约定十一月十五日相见的信正是出自陈叔之手,想到即将重逢,胸中便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日她正坐在悬解书房临窗的湘妃榻上,手中捧着宁知远常翻的《淮南子》。
书房外翠竹森森,风过时飒飒作响,与书页翻动声相应和。
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是他清峻的笔迹,恰似窗外那丛翠竹的风骨。
指尖抚过“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的眉批,甚是感慨。
这般自省,倒像是他会说的话。
“少夫人,”
素兰换上一身月白杭绸袄,衬得整个人清丽可爱,只见她捧着账册轻唤,“库房新清点出二十担银霜炭,各房的窗纸都该换了,还有您前日说要添置的手炉香饼。”
苏锦书抬眸浅笑,将书轻轻合上,拿过账册,“正要与你说这个。”
她从砚台下取出一张薛涛笺与册子两厢核对,墨迹犹带松烟香,“今年天寒得早,炭要再加十担,这么一来的话银霜炭二百斤,瑞龙脑二两,越州綾十匹,另要崇化坊老周记的蜜渍雕菰十坛,记得必要初八后那批新货。
还有前日太医署送来的辽东老参品质极好,我用了觉得身上暖融融的。”
说着笔尖在纸上游走,字迹清丽如春燕掠水,“给林家送两支,托他们给远哥儿送去一支,余下的给陈叔留半支,吴府和王大姑娘处各送半支,剩下的……”
她沉吟片刻,腕间玉镯轻叩案几,“方家和李家还是称些石斛仔细包好赠去,虽说方家现在不愿跟我们多往来,李家又一向自恃清高,但是两家或多或少帮过我们,礼数少不得。
还有你去找找有没有阿胶,拿去一些赠韩姨妈。
府外的账册子你也拿来吧,近日也该整一整了,去杏雨轩找芳兰,她知道在哪。”
素兰笑道,“早想着了。”
转身抱来一个沉香木匣,“可是这个?”
苏锦书点头微笑,打开后滑出枚蟠螭纹玉牌。
苏锦书拈起这周京荣留下的旧物,眼前浮现书肆廊下和杏雨轩里那个穿着杭绸的少女。
年幼时和苏锦书翻看话本子,长大后和她一起收画说书,春日里和她躲在《艺文类聚》的书架后,看周家三郎与书商论价,夏日里看她带着游医来解苏锦书燃眉之急。
如今书斋的账册仍每月送来,她却再不敢细看硃笔批注的盈亏。
不过数月,恍若隔世,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正想着,忽闻檐下铜铃轻响,小丫鬟捧着泥金礼单进来:“兵部、户部与周府的节礼到了。”
苏锦书接过礼单,指尖最先抚过兵部那份云纹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