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即便穿着高等宫女的兔裘绒茶色上襦,外罩加厚比甲,迎着霜降后夹冬雨的西北风,还是不自觉打着战。
内侍监总管刘勍也在屋外站着等,他感念桃七寿宴当晚救下小皇帝的义举,今日又看她规矩老实不做作的模样,越瞧越满意。
十分客气问:“桃姑娘第一日来冻着了吧。
咱们三九天时在屋外等皇帝陛下,靴子里、肚子上都会拿个草药贴敷着,是用当归、干姜、细辛、羌活等药草熏过的,能驱寒保暖。
内务府里有的是,姑娘回头去登记领一些来用着。”
桃七笑道:“多谢刘公了,奴婢也想不到,在宫里当差还有这样好的待遇。”
刘勍:“也只有伺候陛下和太后的宫人们才有的,咱们先熨帖了,才能用心伺候好主子不是。”
客套话说了几个来回,两人便不再说了。
刘勍胳膊肘里挎着拂尘,空洞的眼神望着铅灰色的天空,老内监已如此等待小皇帝下课数年之久,就像一位在学堂外等待自家孙子散学的老爷爷,等小皇帝收拾了书包,出门来,爷孙俩手牵着手归家去。
只不过皇帝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下了课,从门里出来,归家去的也不是皇帝,而是帝王之师。
有资格教皇帝的都是大岐最顶尖的文先生和武先生。
这日为皇帝讲课的便是谢阁老,谢贞,字庄珩。
我朝中书省六人,资格最老的为阁老,中书令的职位已经给了另一位盛年同僚,谢贞只不过兼任了个尚书左仆射而已。
谢阁老快八十高龄,身形瘦削如鹤,有点佝偻,勉强伸直了,人如寒骨立松,一双眼睛却湛然若刀,神采英伟。
他虽是文臣,然据说谢庄珩年轻时,旁人盯着他的眼睛看,恍若能够听闻到刀兵之声。
谢阁老缓步迈出了训思堂,随身小厮立刻为他披上狐裘大氅。
大氅是前年御赐的,老人家冬日便时常披着这氅衣入宫,以示皇恩浩荡。
谢阁老出了门,经过等候的宫人身边时,桃七垂着头,忍不住眼珠子往上瞟了一眼。
上月小皇帝寿宴,谢阁老身子不舒坦,没来,所以今日是第一次见着。
姚父尚在时,多次赞誉谢阁老乃清风明月、四朝肱骨文臣,挽大厦之将倾,去沉疴、扶社稷、济万民。
桃七迫不及待想见识见识这位唯一能在朝野与宋无忌对抗的文臣,见到之后,才发觉与心中想象的大不一样——居然是一位瘦弱清癯、头发稀疏花白的耄耋老者。
摄政王宋无忌手握三十万军队,其中十万神策军常年驻扎在烨都东西北三面,这是他手里最大的威慑。
谢庄珩则是文臣的主心骨,据说兵部控制下的皇宫四大禁卫和北衙禁军三万人,也是站在谢阁老这一边的。
勉强对宋无忌构成一些忌惮。
却远远不及宋无忌的军队,那都是在北方与突厥和晟国的斗了多年的精锐之师。
谢阁老的底牌还是在于朝野之中的文臣势力。
陛下登基以来,谢阁老就挑起了帝师的重担。
每隔一日,就算拖着老迈的身子,也要进宫为陛下上半日的课。
他对小皇帝极为上心,批改窗课这样的小事也事必躬亲。
他曾说,鼎隆帝比早死却无德的永和帝和平庸却长命的景夏帝都聪颖刻苦,就是开蒙后的课业学得晚了。
所以教得更严厉,布置的课业也更重。
谢阁老每两日来教一回,另一日则由翰林院的太傅们教授。
除了过年过节的,小皇帝日日都有学不完的课。
目送谢阁老离去后,桃七随刘勍进入训思堂,见到小皇帝独自一人坐于堂内。
里头烧着地龙,温暖如春。
训思堂是麟德殿的偏殿,用作皇帝上课的书房,西面是老师坐的,东面是学生坐的。
“陛下上课累了吧,来用点儿点心吧。”
刘勍把一叠点心和茶水摆到小皇帝面前。
小皇帝从经文中抬起头,第一眼就见到刘勍身边的宫女,顶着一张半熟悉的脸孔,语带喜意,道:“是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