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第51章咱们这回发了
结婚几个月后,柳绵绵终于过上了夜夜笙歌的日子,别看她还琢磨着给沈维舟开中药,但说实话,她是纯粹怕沈维舟身体有什么不妥。
至于别的方面,柳绵绵真心觉得,沈维舟确实不需要吃中药。
就因为那天说让他去找白大夫复查开药,后面连着三天,柳绵绵夜里几乎都没怎么睡过整觉。
别说沈维舟不想听见中药了,现在是谁在她面前提中药这两个字,她就跟谁急。
算了,爱吃不吃吧。
就他那体力,正常人都比不过他。
有了更亲密的关系之后,柳绵绵也算是有些琢磨出来了,沈维舟的身体应该真的没问题了。
他是沈维舟,但是,他的身体已经没问题了,不会再英年早逝。
正当柳绵绵因为睡眠不足而日渐烦躁的时候,研究所那边终于来电话了,说是其他人的研究跟上来了,沈维舟可以回去继续奋战了。
前期似乎是沈维舟手上的项目研究完了,其他人一些配套的东西却迟迟没有进展,沈维舟这才有了一段休息的时间。
柳绵绵也不管他在研究什么,赶紧就催着他回研究所去,为华国的国防事业继续发光发热……反正别成天待在家里就行,她需要休养生息!
正好,蒋红梅他们也要从南方回来了,他们这回进了不少货,王叔有个战友在火车站的,帮忙解决了运输问题,柳绵绵算着时间,和王叔一起去火车站接人。
王叔请了个假,从酒厂借了辆“摩托三卡”
,就是后世北方叫三蹦子的。
这玩意儿是豫省一个农民先发明的,他把摩托车的发动机装到人力三轮车上,三轮车不管是速度还是载重量,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成本比拖拉机少,还比拖拉机轻巧灵活。
这样的好东西流传开是必然的,这不最近南城街头也经常能看见了。
不过,摩托车发动机也不便宜,所以这东西还是一些厂子或是个体户拿来运东西比较多。
也就是夏天,要是冬天,坐这玩意儿上头,估计脑袋都得被吹懵了。
柳绵绵一边嫌弃一边琢磨着回头给余国梁打个电话,让他也去弄一辆这玩意儿,这在乡下,那绝对是运输利器。
毕竟村里交通是真不方便,人还能骑个自行车,运东西没有拖拉机,就只能人力拉个架子车了。
到了火车站,柳绵绵东张西望地找人,然后就看见一个皮肤黢黑、穿得破破烂烂的姑娘冲着她大力地挥手,她身旁是同样皮肤黢黑的小伙子,一笑,咧着一口大白牙。
俩人身旁是堆得跟山一样高的、几个硕大的蛇皮袋子,衬得人就跟动画片里偷了玉米的老鼠一样。
柳绵绵一走过去,蒋红梅就拽着她的手臂:“柳绵绵,我跟你说,发了,咱们这回发了!”
柳绵绵也挺奇怪:“南方东西这么便宜的吗,你们搞回来这么多东西?”
难怪特地打电话来让帮忙找人解决运输问题呢。
这么多东西,客车厢确实也放不下。
“东西也便宜,我们运气也好,弄到了一批尾单货。”
蒋红梅兴奋地说,“幸好去之前你说了那么多骗人的手法,我们这回也是遇到了好几拨,有两次差点就被骗了,一想不对劲,我和刘安民赶紧就跑了。”
现在城里工作不好找,有的人就推个架子车到火车站门口,专门帮人搬东西。
柳绵绵刚刚进来的时候就喊了两个,也幸好她喊了人,不然这袋子这么大,凭他们几个人真是够呛。
搬东西的事情交给男同志,柳绵绵和蒋红梅就站在摩托三卡旁边盯着货。
这回去南方看来真的给了蒋红梅很大的刺激,她平时挺飒爽的一个人,也开启了碎碎念的模式,事无巨细地给柳绵绵讲他们这段时间在南方的经历。
遇到过骗子、扒手,甚至还有抢劫的,不过也遇到不少好心人,用蒋红梅的话说就是,前二十几年加起来的经历,都没有这十几天精彩。
“其实南方电子产品也便宜,可惜咱们本金不多,我和刘安民商量着进了一些电子表,像是录音机、录像机什么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蒋红梅叹息。
真的去了南方,她才发现,柳绵绵当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那边的工厂真的太多了,而且到处都在盖房子,不断有新的厂子冒出来。
有些村子里,看着不太起眼,也有好多的厂子和作坊。
还有专门的批发市场,密密麻麻的档口,成堆成堆的货物,每天天蒙蒙亮,就被拉往全国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