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菜单上都是正经的苏州吃食,这时节蟹正肥,二人进去点了一碗蟹黄面,两笼蟹黄汤包,又叫了一锅蟹炒年糕。
蟹肉本就鲜美,本地的蟹又多了一丝清甜,便是直接上锅蒸熟无需蘸什么酱醋味道都十分出挑。
“上回瑢姐儿说的寒山寺,咱们什么时候去瞧瞧?”
第67章
宝瑢不过先前提了一嘴,竟叫他记到现在。
过两天便要回汴京了,可不得去拜一拜。
他一副期盼的模样,宝珠哪里好说不字,便雇了车与他一道往寒山寺去。
从寺里往外看便是运河,这时节风里带着燥意,景色算不得最美,宝珠感叹,“得趁春日里来才好。”
二三月里杨柳依依桃花始开,姑苏城内无论哪里都是好景。
裴砚清侧目看她,心里却觉得景色甚美。
“那我们等明年二三月再来。”
宝珠笑他发痴。
来寒山寺多求姻缘签,裴砚清轻晃签筒,一支签落到地上,只看他格外虔诚地将地上的签捡起来,宝珠指了他去请庙祝解签。
庙祝先说这一支是上上签,看了他一眼,又说姻缘将近,裴砚清这才心满意足给了银钱。
此番回京,裴砚清打定主意要设法调任,虽说官家向来仁善,毕竟伴君如伴虎,行差就错兴许会丢了性命,那支签莫名叫他心里安稳。
求过签又一起逛了逛这寒山寺,宝珠逛的累了,蹲到水边看荷叶。
看蹲在池边玩水的人,裴砚清也蹲到她旁边,悄声问她方才求了什么。
“说出来就不灵验了,总归你反正已经听到想听的了——”
宝珠没说所求,回去路上倒是笑着给了他一根保平安的红绳。
不过一根红绳,倒叫这人红了眼,如今差事得罪的人数不胜数,想他死的人不少,盼他平安的怕没几个。
裴砚清只觉得心里发胀,他自幼失怙失恃,幼时也曾在耻笑中仿徨度日,祖母教导多是读书处事,与人相处难免生疏,这些年无论读书还是做官,伙伴不少,交心的唯独宝珠。
任谁看到她都会忍不住接近靠近亲近。
于裴砚清来说,她皎皎如明月,他渺渺如微尘,见过月光,自会肖想明月。
树影婆娑,宝珠正帮他系红绳,裴砚清自顾笑了一声,她头都没抬,显然是已习惯他时不时发痴了。
巷子里那些婶子说的话不假,满江南的青年才俊,若是见过宝珠,必定任她挑选。
只是如今,明月是他的,宝珠也是他的。
赚钱的生意不过丝盐茶香,阿秀自有了身孕以来,因身子不大好,原先那绸缎生意也停了。
江南乡间许多人家都养蚕织绸,这生意赚头不小。
在甄家耳濡目染,学苏绣时阿秀便留心起这门生意,除了学绣,也捎带从乡间织户那儿收些绸缎,等行商来时一并卖出去。
开始没这般受罪时她收了一批,卖出去赚得了不少银钱,织户们也晓得她收绸价儿厚道,这名气也稍大了些许多,之后都将绸缎送到她这儿来卖。
自她身子实在不适,那些绸缎就没法儿去销,大郎粗枝大叶,看他去问价儿回回都叫人家压的极低,仓里现下还压了不少,这绸缎时日久了就失了光泽,须得尽早销出去,这时节正是南北商船来往频繁的时候。
“这绸缎销路不必发愁,阿娘认识几个汴京来往苏州的行商,这些绸对那等大商人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叫阿娘牵好线,到时你只管收,等人家来直接将这绸缎卖给他们。”
徐娘子也是点头,这生意不做白不做,阿秀眼准,料子一摸便知好坏,那些行商四处收来的绸缎,也不一定比得过她收来的。
宝珠倒想起一茬,
“绣活费眼,阿秀姐姐才生过孩子,若是伤了眼难养回来,原先学的绣活尽够用,叫我说不如先收拾一间小铺面出来开间衣铺,再雇街坊四邻或是认识的会做衣裳的人来帮忙。”
“不单做衣裳,还有缝补衣裳的活儿也都尽可接到铺子里来,省的再去成衣铺买新衣裳,补衣裳赚得虽少些,但架不住补衣裳的人多,普通人家衣裳都是一摞叠一摞的补丁,阿秀姐手巧,便是补衣裳也能绣出一朵花来,这便是他与旁人不寻常之处。”
衣裳既没破,缝缝补补并又是三年,比起买一身衣裳可划算许多。
“等养好了身子,想去学绣也能再去。”
阿秀赶紧摇头,“原先不过是想赚些银钱,现下你替我想了这个财路,哪里还有功夫去学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