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文网

第96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对编户齐民来说,秦皇汉武的时代是严刑酷法、税务繁重、徭役多如牛毛、战争频发,但民生不被重视的格局。

王莽凭着对儒家理想的坚定承诺而受禅为帝,得到海内民众的支持,但即位后的政策,无论怎样花样百出,祥瑞迭现,概括来说就是三个结果:

第一,王莽改制没有成功。

特别是王田制、私属制,都是旨在实质性缓解社会矛盾、消除贫富分化的改制措施,但却是最早宣告失败的措施,意味着国家与拥有大量土地的豪族博弈的失败。

与此同时,一些无关实际、锦上添花的改制,如行政区划的改变、郡县和官职的更名等,却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实现,进而造成官僚行政系统的败坏。

他坚持实施的几项改制措施,如盐铁专卖、扩大所得税征收范围等,又基本上是汉武帝曾实行过且被当时的儒家诟病的弊政。

总之,改制的失败意味着王莽关于理想社会的承诺没有兑现,没能解决掉西汉后期的问题,这就抽离了王莽当圣王的根基。

第二,再造了秦皇的对内统治格局。

前番曾说过,秦制有三大特征,即编户齐民、严刑酷法、文法吏。

其实,这三者是秦汉及以后帝制中国时期的基础,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清,都没有超出秦制的范畴。

但这里有一个程度的深浅,也就是“管多管少”

的问题。

王莽推行改制的理念,是一种极端的统制思维,他希望用人为的手段,把大小事都管起来,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等。

但统制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不到“管起来”

具有高昂的成本,管得越多成本就越高。

编户齐民不是机器人,总有人拥护有人反对,有人积极有人消极;文法吏虽然效率很高,但缺乏弹性和柔性,如果政策有问题,效率越高后果越严重。

为了确保改制的顺利,王莽又以莽撞无畏的志气,对违反改制的民众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惩治手段,将西汉后期相对宽松的律法变得格外苛刻。

第三,再造了汉武帝与四邻的关系。

打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中国所处的欧亚大陆,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部边疆有一道草原、渔猎与农耕的分界线。

因此从周直到明清,没有哪个朝代不面临着边疆战争的威胁。

正如严尤所说,即使像汉武帝那样雄才大略,也得花费半生,耗尽大半国力,才能对匈奴追亡逐北,与西域纵横捭阖,向西南凿空开拓,而且最终要与四邻和平共处。

王莽与匈奴的“奇怪战争”

虽然始终没有打起来,但年年在边疆驻守,俨然修筑了一道人肉长城,其耗费的民力和从内地抽取的财力根本无法计算。

更何况他同时与北部、西域、东北、西南诸国对峙或交战。

因此,王莽将新朝推入一个秦皇汉武所处的内外格局之中。

秦始皇挟秦制之酷烈,对六国进行“降维打击”

,可以取胜并统一;汉武帝掠夺民间财富以击匈奴,但是用人得当、货币稳健、务实精干,最终险胜。

但秦皇汉武也仅仅是以身免,秦朝二世而亡,汉武帝晚年改弦更张,不然汉朝也将危矣。

王莽根本没有秦皇汉武的政治能力,也没有他们的时运、人才,也就无法驾驭这一危局。

儒家虽然帮助王莽成功登基,但没有帮助他坐稳帝位。

儒家虽然崇尚经世致用,但儒家思想本身对现实政务是缺乏手段和想象力的,这是两千年来儒家的一大软肋。

但这恰恰说明,儒家的功用本不在现实,而在于理想、在于批判、在于驯服君主,是古代中国政治天平上的砝码。

至于王莽的个性、相貌、心理特征、理想主义情怀,以及他是否蓄意以符命祥瑞来欺世盗名,这些不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篡位”

之说,等同于污蔑,如果这也算篡位,那帝制中国诸皇朝的开国君主有几个不是“篡位”

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邪气凛然诡墓密码星际:炎黄崛起世嫁帝临万古来自地狱的男人天启预报高武27世纪我家太子妃超凶的八零后少林方丈不科学御兽全民:我的武器可以无限成长!星门问鼎之谋局者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太古御龙诀东陵帝凰从纯阳功开始加点御灵真仙剑卒过河霸天战神从锁龙井开始无限模拟一念永恒仙子请留步华山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