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很快,
府衙派出的人和林川手下的军士宣讲队,深入各个村镇。
坐在田埂上,与农户掰着手指头算账:
“刘老伯,您想想,现在粮价是高,但您卖一石粮,得的银子,到秋后还能买回一石粮吗?怕是八斗都难吧?可您若换了粮?,秋后实打实多两斗粮!
这多出来的,可是您家娃的口粮!”
“张大哥,您家二十亩地,若用粮?抵税,明年就能少交六亩的税粮!
这省下的,不就是赚到的?”
“李婶,您不是一直想给儿子租块好地吗?凭这?,优先租,租子还减半!
这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啊!”
这些话语,朴实无华,却句句敲在农户的心坎上。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懂得计算最实际的得失。
与虚无缥缈的银钱贬值和商贾压价相比,官府白纸黑字、加盖大印的承诺,以及看得见的未来收益,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
城西的王老栓,家里去年收成不错,还有些余粮。
他犹豫再三,一咬牙,拉着一石粮食到了府衙指定的粮仓。
吏员验粮、过秤,当场将一张印制精美、编号清晰的粮?交到他手中,并郑重登记在册。
王老栓捧着那张轻飘飘的纸,手有些抖。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向指定的粮仓。
起初多是像王老栓这样有些余粮、又敢冒险的农户。
后来,一些中小地主也开始动心,他们存粮更多,粮?能抵扣的赋税也更可观。
甚至有些城里的商户,也嗅到了商机,开始用银钱向农户收购粮食,再去兑换粮?,指望秋后赚取差价。
太州城内,世子和二爷的幕僚们,依旧按部就班地汇报着青州的趣闻。
“殿下,青州那边,还真有愚民信了那粮?,陆续有人去献粮了。”
“不过都是些散户,三瓜两枣,不成气候。
据估测,至今筹集不过千石,于大局无补。”
“千石?还不够他林川麾下兵马塞牙缝的。
看来秦明德是病急乱投医,陪着他女婿一起发疯了。
由他们去吧,且看秋后如何收场。”
他们看到的,是零散的、微不足道的数量。
但他们忽略了,这每一石粮食,都来自太州势力无法触及的民间最底层。
这是一条完全独立于他们掌控体系之外的补给线。
而他们,也低估了这种聚沙成塔模式的生命力和蔓延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