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里头建议柴荣先取南唐江北,后取江南灭之,再灭岭南、巴蜀,后复燕云、灭北汉,最后挟大胜之势,攻我大辽。
思温宰相意下如何?”
萧思温端着茶盏,悠然笑道:“书生意气何足道也?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先南后北,未战先怯,纵老了英雄,奈我大辽何?况且,周主已逝,如今是宋主在位。”
耶律贤心中亦是分析过,闻言不禁又看了萧思温一眼,之前,他听人说过萧思温“非将帅之才”
,在辽国这是一个让人相当不悦的点评。
大部分的契丹高官,都是从军功出身,而萧思温并没有多少可以称道的军功。
然而,这些年来在暴戾的穆宗时代,人人自危权贵折翼,他仍然能一步步坐上北府宰相这个位置,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并不在沙场征战上。
当下他只道:“思温宰相老成谋国,这话固然不错。
但赵匡胤继位之后,灭后蜀,败北汉,制南唐,实则已经在实行王朴之策。
如今南北之势已然逆转,若我们仍以为还是太祖、太宗时的天下,恐怕会吃大亏。”
萧思温手握茶盏,沉默半晌:“那依大王看,我大辽应如何应对?”
耶律贤看着萧思温:“合则聚力,分则溃散。
思温宰相,国朝自太祖时,就取汉姓,学汉制,这是为什么?因为汉人懂得聚力,他们或有朝代更替,但是一个朝代在的时候,便没有内『乱』,没有纷争。
而我们呢,从遥辇氏到如今,哪一个可汗或者皇帝在位的时候没有内『乱』,每一次权力更替都要死多少人?因为自己内『乱』,而引来外患,更是有可能会让整个部族都消亡……国朝若不能将权力集中,那么,就会永远面临无穷无尽的危机。”
萧思温的表情渐渐严肃:“那大王之意呢?”
耶律贤断然道:“易新君,重启汉制改革,重振南北枢密院,分化诸王及部族军权,强化王权威严。
待国内安定,再设科举,纳英才,不分胡汉重用之。”
萧思温心中激『荡』,上次心跳这么快,是什么时候?想当年太祖,还有人皇王,还有世宗皇帝……祖孙三代,都是抱憾而终,那么第四代,会着落在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吗?
他闭了闭眼,沉声:“这些都是先皇当年的打算,可他就是因为坚持这些,才失了各部族首领的拥戴,遭到反扑,死在祥古山的。
大王不怕旧事重演吗?”
这话引起当年的伤心事,耶律贤脸『色』微变。
然而这个问题他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要与眼前这个后族的代表一起面对。
他强抑心头愤懑,顿了一顿,看着萧思温道:“就因为旧族势力太大,所以各部族之间,甚至部族之内,都内斗不息,一旦有外敌入侵,则无以抵御。
大辽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因为有英君明主,集中权力,不受部族之制而得行。
而这些部族首领,在享用了王朝和新政带来的好处以后,却依旧『迷』恋过去的部族权柄。
若没有太祖太宗的推进汉化,建国立制,这些部族长哪有今日的富贵?单凭他们自己,只怕连草原上的一个灾年都度不过去。
不思得到一个帐篷的好处,却为一个甜瓜的权柄受损而忘恩负义,谋杀君王。
张口旧制闭口旧制,只提旧制给他们的好处,却从来不曾想过,如完全依着旧制,他们的部族还能活到现在吗,还能有命站在朝堂上谈旧制的好处吗?”
萧思温听到这里,不由震惊,看着耶律贤,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亦懂汉学,这些年来不断地在思索着旧族与新制的矛盾,然而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见识和思想,却已经超出了他原先的预料和设想,沉默良久,他才缓缓道:“大王,这些事情,你是如何想到的?”
耶律贤指了指自己,自嘲地一笑:“我自幼体弱多病,不能骑『射』,多半时间在病榻上,所以,迫使我一遍遍地去想这些事。
想了又想,把太祖、太宗朝至今所有的人和事,都一遍遍反复去想,去推演,去假设,去重复模拟。
想得久了,自然想得比别人多一些。”
萧思温闭上眼睛,久久不语,消化着方才与耶律贤的对谈,也想着自己与后族的抉择,良久才睁开眼睛,问:“大王,当年先皇都没做到的事情,凭什么你能做到?”
耶律贤微微一笑:“此一时彼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