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我是新人阿婆主刘宝祥,是个年轻的00后(1900后),喜欢我创作的长篇单口相声,就请给我点赞、评论、收藏,一键三连!”
刘宝瑞还在镜头前比了个耶。
虽然他一头雾水完全不清楚自己念得词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那个摄影的导演让自己做这些动作有什么意义。
但是人家要求了,那自己就照作呗。
当然,拍摄单口相声的表演放到后世的网络上赚钱,这只是李锐整个提纲里的一小部分。
李锐培养了十名使用后世DV的摄影师兼导演。
因为考虑到DV是后世高科技产物,以免纰漏,摄影师出去摄影的时候都会跟着五个战士作为保护。
这批摄影师中有个叫李光复的,这小伙子二十岁。
父母都是老红军,但双双牺牲在了抗日战争中。
作为烈士遗孤,他是被组织养大的。
到了十六岁那年顺理成章的加入了革命队伍。
打了四年的解放战争。
因为是烈士遗孤,组织上对他还是很照顾的。
他在后方一直念书,顺利的念完了初中。
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
而且脑子又灵活,会写文章也鼓捣的来照相机,所以参军后成了一个随军记者。
他在第一次使用DV的时候就知道这东西很厉害,比自己那个从德国进口的蔡司照相机还高级。
所以他特别珍稀这个宝贝。
还特别找来了好几层棉布,平时不用的时候就把DV包的严严实实的。
用完了也会用棉布把机器擦得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不许有。
今天他们十个摄影师被李锐给安排出来拍素材,李光复的任务是拍摄一个在天桥打跤的女子。
所谓的打跤便是老北京流行的一种摔跤文化。
最早起源于八旗子弟的善扑营。
古时候娱乐匮乏,八旗的王宫贵胄就会让擅长摔跤的布库来家中表演摔跤来解闷。
后来清王朝倒了,铁杆的庄稼没了。
那些靠着给贵人们表演摔跤手艺的摔跤手没饭辙了,他们也只能是落了地给平头百姓表演摔跤来赚口饭吃。
这一来二去的,打跤表演在北平也就就始兴开了。
在旧社会表演打跤的摔跤手们比其他卖艺杂耍的手艺人过得日子强点。
因为摔跤手他能打啊,一般的泼皮无懒不敢找他们的麻烦。
不过碰到警察和军爷那该交份子钱还是要交份子钱。
毕竟功夫再好也抵不过快枪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