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其实在来和李强谈订单之前,苏联商务部方面就开过会。
思考过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觉得中国方面应该是无法满足苏联和加盟国的需求的。
所以中国肯定会寻求援助,苏联方面自己也拟定了一个援助的单子。
但是这份单子和李强提供的单子。
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都天差地别。
“道理我都明白,我知道中国方面现在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苏联方面也愿意提供帮助。
但是生产汽水,你们为什么需要一条卡车生产线?!”
“啊,因为运输啊!
同志你想啊,汽水生产出来,那么多的数量。
我们总不能让工人一箱箱的扛到火车站对吧。
卡车总是需要的。”
“那火车头生产线又是什么?!”
“因为我们国家火车运力有限。
以后产能扩大,苏联方面需求扩大。
我们的火车就很有可能不够用。
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那化肥厂呢?!
这和生产汽水与膨化食品有什么关系?!”
“生产膨化食品需要土豆、大米、面粉。
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让更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能享受到这样的美食。
我们自然需要许多的化肥厂来提高粮食产量啊!”
“那化工厂…………你是不是要告诉我,化工厂是为了生产食品包装袋?”
“哎呀,您真聪明!”
李强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反正李强打着扩充汽水与膨化食品产能的旗号,划拉了好几十个援助项目。
这和苏联一开始内定的几个援助项目完全不一样。
关键是中国方面虽然说是给钱的,但又并不是完全给。
中方希望苏联看在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份上,苏联拉中国一把。
这些生产线都以成本价折算给中国。
等到中国这边产能扩充了,再用汽水和膨化食品以正价抵债。
好家伙,你们里外里要扒两层皮啊!
要是以苏联以这个价格援助中国:成本价给设备,零售价收汽水,那是亏到姥姥都不认识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