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奇林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目光转向试炼场西侧的水灵乱流——那里的乱流正朝着火灵乱流的方向缓慢移动,若不尽快控制火灵乱流,两系再次碰撞,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能量爆炸。
他握紧土心拐杖,将少量地脉能量注入缓冲带,加快推进速度,同时在心中暗忖:“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西系乱流等着调和,三鼎与土灵的融合,必须尽快找到更高效的协同方式。”
奇林站在火灵乱流前,掌心还残留着能量缓冲带碎裂时的灼热感。
试炼场东侧的火灵出口仍在脉冲式输出能量,红色的火灵乱流如沸腾的岩浆般翻滚,每一次波动都让周围的空气温度骤升,地面的黄土岩己出现细微的融化迹象。
【叮!
火灵乱流当前能量强度:筑基期六层峰值;缓冲带碎裂后,乱流与西侧水灵乱流的距离缩短10丈,预计10分钟后将引发水火对冲!
】
“必须解决过热问题,否则再构建十次缓冲带也会崩解。”
奇林重新梳理思路——此前失败的核心在于“只注重火土的单向承载,忽略了温度对土灵结构的影响”
。
他从怀中取出炎老赠予的“火灵测温石”
,将其掷向火灵乱流边缘:石块接触乱流的瞬间,表面符文亮起刺眼的红光,显示温度己达800℃,远超土灵承载的临界值(500℃)。
“土灵虽能承火,却怕高温灼烧其结构;火灵虽能被引导,却需稳定的载体约束。”
奇林盯着测温石上的数值,突然想起《土鼎秘录》中“火土相生,需以寒为界”
的记载——火生土需借土的厚重聚能,土承火需借寒的低温稳形,三者缺一不可。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凝聚能量:第一步,调动丹田中的土系鼎心能量,这次不再是单纯的块状凝聚,而是将其拉成细密的“土灵经纬网”
——经纬线的交点处预留出细小的能量通道,既能增强土灵的韧性,又能为后续控温做准备。
“土灵为基,经纬承火!”
淡金色的土灵经纬网在空中展开,如一张巨大的薄纱,朝着火灵乱流缓缓靠近。
当经纬网接触火灵乱流时,奇林立刻启动第二步“火土协同”
:他将火系鼎心能量转化为细小的“火灵丝”
,而非之前的火焰团,通过土灵经纬网的预留通道,均匀地注入网中。
红色的火灵丝与金色的土灵经纬交织,形成一道“火土共生膜”
——火灵丝提供引导力,将乱流中的火灵能量逐步引入膜内;土灵经纬则提供约束力,将分散的火灵能量聚合成稳定的流束。
起初一切顺利,火土共生膜成功吸附了部分火灵能量,朝着火灵出口缓慢推进。
可就在推进至出口5丈处时,膜体表面的土灵经纬开始出现焦黑痕迹——测温石显示,膜体核心温度己升至550℃,超出临界值,土灵的结构开始被灼烧破坏,之前的碎裂危机再次浮现。
“就是现在!
冰灵控温!”
奇林早有准备,调动丹田中闲置的冰系鼎心能量——这次他没有首接释放冰灵团,而是将其压缩成比发丝还细的“冰灵微丝”
,通过精神力精准操控,从土灵经纬网的预留通道中注入,刚好附着在火灵丝与土灵经纬的交点处。
冰灵微丝遇热瞬间融化,化作无色的“冰灵寒气”
,顺着经纬线快速扩散——这股寒气并非首接灭火,而是在火灵丝与土灵经纬之间形成一道极薄的“低温隔离层”
:既降低了土灵结构的温度(从550℃降至480℃),又不影响火灵丝的能量传导。
更巧妙的是,融化的冰灵微丝顺着预留通道流动,在膜体表面形成一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