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十一月廿五,汴梁城内,寒风如刀,紫宸殿前的铜壶滴漏声单调得刺耳。
赵祯身披狐裘,亲自在殿上主持朝议,殿中却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火药之利,可以强军;火药之弊,亦可焚城。”
吕夷简身着紫袍,缓步出列,每走一步,珠履都与寒露殿的青砖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在为他的奏议增添几分沉重感,“臣闻河东民间己有私造火药者,一硝磺商号于上月在并州失火,伤亡数十人,皆因火药过量。”
赵祯眉峰微蹙,目光扫过群臣:“范卿,你可有话说?”
范仲淹起身,声音如黄钟大吕:“火药之利,在于御敌;火药之弊,在于御己。
今辽人新败,西夏未伏,我大宋若无火药,便只能以血肉之躯填刀山火海。
且闻河东私造火药者,多为幽州降卒,彼等己归顺我大宋,若以严刑峻法防范,反失其心。”
赵祯颔首,目光转向章衡:“章卿,火器监新铸火铳,可有新安之策?”
章衡越众而出,手中握着一份奏折:“臣请设立‘火药监’,专理火药之征收、炼制与储运,以三司、枢密院、皇城司共管。”
赵祯当场下诏,命三司使吕夷简、枢密副使范仲淹、皇城司都知杨怀敏三日后于崇政殿会审《火药监章程》。
十一月廿七,崇政殿大朝会,吕夷简携三司账册入殿,账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火药炼制的收支细目:“火药炼制,需硝石、硫磺、木炭三物。
硝石产于陕北,硫磺取自西川,木炭则用河东焦煤。
三物运至汴梁,硝磺税金高达三成,木炭税更达五成。
若设立火药监,税金减免,朝廷岁入将损七百万贯。”
范仲淹冷哼一声:“吕相公只论税金,却不论战功。
上月倒马关一战,火铳列装不过三月,便斩首三千,收复幽州。
三千首级换七百万贯,臣以为值得。”
章衡接过话头:“火药监初立,三司岁入或有损,但待火药量产,火铳、火炮、火蒺藜市于西北、卖于高丽、通于大食,岁入不过三年即可翻倍。
吕相公,您若信得过章衡,便请三日后共赴火药炉。”
十一月廿九,三司衙门。
章衡携火药监筹备处官员在院中摆出三口大缸,缸周用焦炭煨热。
吕夷简入院,见状不禁皱眉:“章卿,这火药炉,未免太寒酸了些。”
章衡微笑不语,命人揭开缸盖。
缸内装满火药,最上层撒着碎银屑。
他取出三枚火铳弹,依次投入缸中:“请吕相公观之——火药炼制,关键在‘净、柔、韧’。”
第一枚弹,火药未筛,弹丸入水即炸,银屑西溅,却未伤及缸沿;第二枚弹,硫磺过量,火药呈青黄色,弹丸炸裂时火星过旺,焦糊味刺鼻;第三枚弹,硝石、硫磺、木炭比例精准,弹丸入水,火光冲天,银屑化作万点流星,却未伤及一寸铁缸。
吕夷简看罢,眉间微动,终于点头:“火药之利,确在可控。”
章衡趁机叩首:“臣请即日起,火药监以河东焦煤、陕北硝石、西川硫磺为三大铁矿,设炉于并州,以备来年春训。”
十二月初一,火药监正式成立,章衡兼任少监。
然而,三司使吕夷简并未就此罢休,他联合刑部尚书宋祁,在朝会上提出“火药税案”
,要求对火药监征收“特别税”
,每斤火药抽税十文,火铳、火炮等成品抽税三成。
“火药乃军资重物,征税过多,恐碍生产。”
范仲淹在殿上力阻。
“火药虽为军资,却源自民间矿产,征税合情合理。”
吕夷简针锋相对。
赵祯降旨,着章衡与吕夷简朝堂辩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