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庆历八年十月初七,石见国,夜雪初霁。
群山如铁,松涛似海。
银山主峰“大森山”
北麓,宋军用鲸脂火炬烧出一条蜿蜒火龙,从山脚一首铺到山腰,照得半面山坡通明。
火光照处,积雪化作细流,顺着人工凿出的引水沟“嘶嘶”
淌进山脚蓄水池。
章衡身披玄狐大氅,立于临时搭起的鲸骨望楼之上,手把沈括亲制的“水衡罗盘”
。
磁针稳稳指向山腹,那里有一条宽约丈余的矿脉,色如墨玉,间杂银星。
“今夜第一镐,由我来。”
他翻身下楼,接过李诫递来的一柄全新“鲸骨短镐”
。
镐头以宋地灌钢反复折叠锻打,刃口嵌一圈细碎金刚石,镐柄则用巨鲸脊骨削制,轻而韧。
随他同下井的,是三名倭国旧矿工、两名阿伊努猎手,以及一名登州老匠。
六人腰间都系着同一根粗麻绳,绳尾拴在井口绞盘上——绞盘由鲸骨齿轮带动,三头秦川犍牛轮班拉动。
镐头第一次落下,“当”
一声脆响,火星西溅。
一块拳头大的矿石滚落,在火光里闪出刺目的银光。
章衡俯身拾起,掂了掂,嘴角微微上扬:“含银七成,比官家内库的旧锭还高半成。”
李诫在旁笑道:“相公这一镐,可抵汴京三月商税。”
章衡却把矿石塞进怀里,转身吩咐:“先别报功。
传令下去,今夜所出矿石全部封存,明晨由户部范纯仁亲自过目,再铸‘庆历甲申石见第一银’,留作贡品。”
十月十五,汴京。
紫宸殿外大雪初霁,殿内却火药味更浓。
御史中丞贾黯第十三道弹章,与石见银山的第一批贡银同日抵达:
“章衡擅开倭国银矿,役使倭人、土人、宋人杂作,劳逸不均,恐生祸端;又私铸银铤,不刻年号,暗记‘东洲’二字,显有割据之心。”
户部侍郎范纯仁当即出班,双手高举一只木匣:
“陛下,银铤在此。”
木匣打开,十枚五十两银铤排成一排,银面中央凸起一只小小鲸纹,鲸尾卷成“宋”
字篆体,下方阳文“庆历甲申”
,边缘环刻“石见制”
。
范纯仁朗声:
“每铤五十两,成色九成二,较汴京旧库高出一成。
倭人旧炉三十年不开火,今一旬产银一万三千两,岁计可得西十万两,抵两浙路夏秋两税之和。
臣请以此银充永济河工,二十万两修堤,二十万两赈灾。”
富弼补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