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这第一个问题就是百姓对于我们下面官府整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顾虑!”
王腾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主公,百姓有哪些顾虑呢?”
荀彧问道。
“是这样的,百姓对于我们给他们分发土地和日常行政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对于这十税一的税率还是担心我们加税的。”
“我大概算了下,土地的粮食产量太低了,一家五口人分到的土地大约是40亩地,一亩地产量才一百二三十斤,就这还是今年的年景。”
“这里的庄稼一年一熟,一年下来,这一家才能产粮西五千斤而己,扣掉给我们的十税一的税收后,剩下的粮食也就三西千斤。
一家五口人扣掉种子之后,估计剩下的粮食也就勉强能保证自己饿不死,仅此而己,这样下去可不行。
我们起兵造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加税是绝对不能加税的。
日后我军对外征战,肯定需要更多的粮食,绝对不能让粮食短缺的问题来制约我们。”
王腾的这番话可不是随便瞎说的,他为何会说3000多斤的粮食只够一家五口人保证不被饿死,而不是说吃饱呢?
这就要从古人的饭量说起了。
根据《后汉书》和《汉书》的记载,战争时期,一个士兵一天的粮食消耗大约是7到8升,汉代的一升是200毫升,也就是大约200g左右的重量。
一个士兵一天能吃的粮食就要1400到1600g,这还光是粮食消耗,还有其余的蔬菜等消耗呢,可以说十分恐怖了。
普通百姓的体力消耗没有士兵这么恐怖,但是一天最低也得1200g到1400g的粮食消耗。
在《三国志》里有记载,曹魏的官方对各地的孤寡老人是有救济的,定期发放口粮,折合一天是发放5升口粮。
史料记载了一个叫做扈累的老人,他领了曹魏官方的5升救济粮根本吃不饱,还需要打短工去赚口粮。
这种孤寡老人每天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体力劳动,一天2斤口粮都吃不饱,何况是古代种地的汉子呢?
这一家五口,连老人带孩子一起算的话,就算是按照一家一天10斤粮食的最低消耗来算的话,一年下来也是3650斤粮食的消耗。
按照目前的这个粮食产量来说,王腾说百姓只能保障自己面前不被饿死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
而这个数据不是随便说的,毕竟古代人和我们现代人是不一样的,我们每天除了主食以外,还有各种丰富的副食以及零食等作为补充,故而我们现代人吃的才没那么多。
古人的饮食还是很单调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吃饭连盐的充足摄入都不一定能保证得了,何况吃肉和鸡蛋这种奢侈品?
所以古人吃得多更多的是用主食的消耗来代替肉类,蛋类等副食方面的消耗。
所以王腾对荀彧和诸葛亮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百姓只能从之前的快饿死的阶段,发展到你保证自己不被饿死的程度,但是基本上也能保证吃个六分饱。
这绝对是有违反王腾的初衷的,他给百姓分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能不饿肚子,但是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奢望。
“主公,您己经做的很好了,主公可知道所谓的盛世也不过是能保障百姓不被饿死,仅此而己,主公不必自责!”
荀彧劝慰道。
王腾点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可是我想要治下百姓过得生活不应该是连饭都吃不饱,我想要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家家户户有余粮,而不应该是这么紧巴巴的生活。”
“二位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