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顾名思义,王腾在整个乾州各地,每隔10里以官道所经过的一个村镇为基础,设立补给点和休息点。
这个补给点存在的目的就是让这些运粮食的民夫每一批民夫运粮食30里之后,就可以在补给点和休息点进行休息和吃饭,喝水等。
这种补给点制度被王腾称作委积制度。
这个制度得灵感来源于王腾前世看到的《周礼》这本书,这个书里就有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五十里有市.......侯馆有积。
当然,这一段讲的主要周朝时期的粮食的储存制度,而王腾则是将这个制度进一步优化了起来。
设立了补给点,可以供应民夫休息和提供饮食,同时粮草转运采取的接力转运的方式。
而这个时期的军队粮草陆地转运,采取的基本都是用牛车转运,此外还有一个运输粮草的方式就是人力搬运粮草。
之所以用牛车而不是用马车,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牛比马更容易获得。
另一方面则是牛在拉车和运货这一块远比马性价比更高。
牛车拉车空车一天可以跑70里路,拉货的情况下一天可以走50里。
马的速度虽然比牛车快,但是挽力不如牛,牛车一车可以拉粮食1100斤左右,甚至多装一点可以装到1500斤的情况。
另外就是牛这种牲畜更加耐粗饲,抗病性更强。
不像马对饲料要求更高,而且马还很娇贵,容易生病。
而且牛车运输粮草也是以散装的方式运输粮食的,车子上面统一大小的一个车厢,里面装载着散装的粮食。
再加上王腾这边的流水线和标准化的造车模式,可以说这种牛车,只要牛足够多,他可以制造很多牛车。
最关键的是这种牛车的车厢是可以防水的,所有车厢的大小还都一样,方便统计运载数量。
而除了牲畜车辆之外,大景王朝这边还有人力搬运粮草的方式。
人力搬运粮草的方式主要就是靠扁担去肩挑背驮,除了扁担这种工具以外,基本只能靠一双手背着扛着粮食包。
其实这个时期己经有了独轮车,但是这种独轮车构造很简单,很粗糙,主要是用来载人的。
不过王腾则是对现有的独轮车进行了改装。
他参考了木牛流马的方式,将人力独轮车改装成了有西个木制支柱的人力独轮车,同时对车轮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优化。
经过工业部的实验,这种独轮车最多一次可以运输大约600到700斤的粮食,折合6到7石的粮草。
行驶速度,由于都是青壮,而且还是轮流推车,大约一天可以行走20到30里左右,基本上来说,行军速度还是不慢的。
而且由于可以轮流推车,所以整体来说大家的劳动强度也不算很高。
轮流推车加上接力方式的转运,整体来说民夫也不算很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