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做客中文网】地址:https://www.zk01.net
那天放学,我在教室门口叫住了他,他背着旧书包,黑纱己经取下来了,可眉宇间的沉重却没散去。
“以后还会回来吗?”
我问得有些突兀,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摇了摇头,只说了句“保重”
,便转身走进告别学校的夕阳里。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少年的背影在暮色里越来越小,最后融进了远处的炊烟里。
后来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得到过石遐闻的消息。
就像他从未在我的青春里出现过一样,却又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记忆重新提起。
而“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的真相,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从迷雾中走出来。
媒体公布的材料越来越多。
我们终于知道,那架飞机上,中国代表团3人、记者5人,还有波兰、奥地利、越南的记者,共11人全部遇难。
只有三名印度飞行员,在落水后漂流数天,被人幸运救起。
多年后,我再想起1955年的春天,想起石遐闻肩头的黑纱,想起那架名叫“克什米尔公主号”
的飞机,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它像一个沉重的符号,刻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未说出口的告别,还有那个远去的少年,都成了岁月里最难忘的注脚,时时提醒着我们:有些故事,永远不该被忘记。
……
小资料:
事件背景: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
中国代表团原计划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
客机,从香港前往雅加达。
事件经过:台湾特务机关与香港当地人员勾结,在客机的右翼轮舱内安装了定时炸弹。
4月11日,客机在飞越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州)附近海域时,炸弹爆炸。
事件结果:机上11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中国代表团的3名工作人员、中外记者及波兰、奥地利的代表。
中国主要领导人因行程调整未乘坐该航班,幸免于难。
后续处理: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行为。
经调查,相关凶手被香港法院判刑,但主谋仍逍遥法外。
该事件也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一次著名的反破坏斗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